第279章大明: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砍!【3.4k,求月票,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明朝那些事兒》銷售異常火爆。
哪怕艾建波已經提前做好了心理預期,哪怕各大書店第一批庫存特地比以往多了兩到三倍不等,哪怕印刷廠正在加班加點的趕工。
全國各地的書店,依舊是供不應求。
一套七本整整一百五十萬字,不少粉絲買到手,還害怕李想此次新書的題材是歷史,會不會太過艱澀難懂。
可當他們看到前幾章後,便不自覺的笑出了聲。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個月後,父母為他取了一個名字(元時慣例):朱重八,這個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們這裡再介紹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點。】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親我們介紹過了,叫朱五四。】
【取這樣的名字不是因為朱家是搞數學的,而是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記戶口的人一定會眼花)。】
這種風格……
這種文筆……
只能說不愧是你。
《明朝那些事兒》生動描寫了明朝從朱元璋開國到崇禎皇帝這幾百年來所發生的故事,洋洋灑灑一百五十萬字。
許多粉絲看的時候既佩服刀神的史學功底和詼諧幽默,能把枯燥的歷史故事寫的很好看,也感傷書中一些人物的悲劇結局。
比如BJ保衛戰後的于謙,以及煤山上吊的崇禎。
前一頁那個人還很牛,後一頁可能就慫了,只嘆是非成敗轉頭空,多少風流人物,都付笑談中。
學生時代,語文老師通常會強調寫作文要講究一個【鳳頭,豬肚,豹尾】。
網文行業就更別說了,每天浩如煙海的入庫,新書要是沒有個鳳頭,沒有個開局三板斧,怎麼吸引讀者?
《明朝那些事兒》雖然是出版書籍,但依舊遵循了這一要點。
一篇好的文章要講究——
鳳頭:引人入勝,別具一格的開頭!
豬肚:豐富詳實,生動具體的正文!
豹尾:收束有力,畫龍點睛的結尾!
《明朝那些事兒》無疑是完美的詮釋了這三點。
本書以朱重八的簡歷為開頭,確實是別具一格,翻遍文壇學究寫的明朝歷史文章,也難以見到這種形式的開篇。
不僅如此,語言也通俗幽默,正文裡則是各類牛逼人物輪番上陣,高築牆緩稱王的朱元璋、雄才大略的朱棣、給明朝續命的于謙、知行合一的王陽明、以及張居正、戚繼光等等大批名臣名將。
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奸臣當道的時候,也讓無數讀者對明朝歷史有了更深刻詳細的瞭解。
但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本書的結尾之處,也就是豹尾,描寫的人物卻不是正文裡面的各種風流人物,也不是悲劇上吊的崇禎。
而是講了個在歷史上份量並不是那麼重的徐霞客的故事。
對於徐霞客,大多數人只是知道他寫了本《徐霞客遊記》,其他可以說是所知甚少,論名、論權、論財、論光輝事蹟,他都算不上什麼。
同時文末後記中加了一段意味深長的文字,比如說我們都說要以史為鑑,但李想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他反倒是認為——歷史沒有變化,技術變了,衣服變了,飲食變了,這都是外殼,裡面什麼都沒變化,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
轉來轉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殺的人還是要殺,岳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
所有發生的,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能超越歷史的人,才叫以史為鑑,然而我們終究不能超越,因為我們自己的慾望和弱點。
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而能超越歷史的人,還是有的,我們管這種人,叫做聖人。
每一個人,他的飛黃騰達和他的沒落,對他本人而言,是幾十年,而對作者而言,只有幾頁,前一頁他很牛,後一頁就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