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遠看著看著,夜色逐漸深沉,他不僅感慨:“李想果然沒讓我失望啊!”

這部多處融梗,經常能讓伍志遠會心一笑!

【慶曆四年春,藤子京坐在澹州港唯一的一家酒館裡,抹著額頭上的汗,看著酒館的一面牆。】

“慶曆四年春,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這個梗鋪的可以啊!”

慶餘年是貓膩大大的巔峰之一,另一部是間客。

這部作品也是貓膩那麼多書中,少有的文青氣質恰到好處又沒有蓋過劇情的作品。

說文青,其實就是文人裡擰巴而又固執的理想主義。

而這篇通篇就是在講理想主義。

講述著每一個在生活中裡苦苦掙扎而又不得解脫的理想主義者求而不得,最終演變而來的,一出夫殺妻, 子弒父, 臣弒君的悲劇。

恩格斯說, 悲劇是反映“歷史必然的要求與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矛盾。

本書最重要,也是具有理想主義情懷的角色,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她叫葉輕眉。

她雖然從未在本書中真真切切的出現過,但是你卻又能感覺到,她無處不在。

她是神廟跑出來的小仙女,坐擁天下最有權力男人的愛慕,手握天下所有財富的源頭,有著工科女博士的智慧以及不俗的美貌,放在紅袖,這妥妥是大女主配置啊。

坐擁美男無數,金銀財寶應有盡有才是常規路數。

可是她卻死了。

這便構成了慶餘年這本書最大的看點。

這樣的一個女性,她是怎麼死的呢。

隨著貓膩的筆墨一點點的鋪開,隨著與葉輕眉有過過往的人的提及,一個在範閒看來,必然會走向死亡的母親形象躍然而出。

她死於她的理想。

因為她的理想是——

我希望慶國的人民都能成為不羈之民。

受到他人虐待時有不屈服之心,受到災惡侵襲時有不受挫折之心;

若有不正之事時,不恐懼修正之心;

不向豺虎獻媚……

我希望慶國的國民, 每一位都能成為王;都能成為統治被稱為“自己”這塊領土的,獨一無二的王。

此時的慶國, 還處於君權神授的封建制度之下。

而本身就從神廟出來,明白那不過就是一個大點的現代化博物館的葉輕眉對所謂“君權神授”自然嗤之以鼻,眉眼之間雖是婉約,可卻難掩心中那足以震撼天地的平等之念。

她要開民智,她要推動社會的發展,她要讓所有人知道平等二字如何寫。

那可怕的思想就像一根尖銳的針戳在封建落後的慶國這個虛弱的氣球上,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一刺,也刺在了自己心愛的男人身上。

於是在那個雨夜,在剛剛產下範閒不久,滿身抱負意欲施行改革的葉輕眉在雨夜香消玉殞。

死在了自己所愛的男人手上。

她讀懂了工科所有的技術,卻沒有讀得懂愛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