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兒,伍志遠微微愣神,感慨道:

“李想是有東西的呀,即便是寫網文,都能在其中寫出如此多首經典的古詩,這對其他歷史分類的網文寫手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不過也好,伍志遠微微一笑,有了李想的激勵,網文只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自己也能看到越來越多對胃口的作品,他翻開最後一頁,看到彩蛋章的完整版短歌行後,留言道——

【太短,卡高潮,斷章,罄竹難書,速更!】

喜愛看李想這本慶餘年的可不乏伍志遠,姚崇光這樣高學歷的人士。

所以他們看到李想在慶餘年篇章中寫出的這首詩後,無不奉為經典,紛紛讚歎不已。

書房。

陸元亮仔細思索片刻,看著這首詩說道:

“要是我沒猜錯的話,這首詩應該是樂府詩題材,寫的是真有味道啊,也就只有李想這種胸有溝壑的人才,能在網文這種分類裡面,輕而易舉地寫出讓其他人望塵莫及的詩詞!”

說的通俗易懂點,這就是——

屎盆子上鑲金邊!

雖然有些不搭,但是偏偏還真就話糙理不糙。

這首引得眾人瘋狂追捧的短歌行是東漢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兩首詩。

第一首詩透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第二首詩借禮讚周文王、齊桓公、晉文公堅守臣節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漢室之志,決無代漢自立之心。

兩詩珠聯璧合,莊重典雅,內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於濃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現了曹操的人格、學養、抱負和理想,充分顯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詩品。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這種樂曲的唱法已經失傳。

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

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

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

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

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

《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短歌行二首》。

就在短歌行登上了熱搜之後,有不少人直接艾特或者私聊文學社指導老師龐風,這一位堅定不移的李吹。

龐峰才後知後覺,李想竟然在網文中也寫出了幾首膾炙人口的古詩?

他趕忙一邊上網搜尋,一邊開啟直播。

作為文學社的指導老師,龐峰幾乎是被李想的粉絲欽點御用為李想古詩詞解析的第一人。

所以在他一開播之後,無數人蜂擁而至,直播間熱度空前高漲。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因為實話實說他的粉絲和熱度,其實並不算特別高,撐死不過是一個百萬粉絲的博主罷了。

可他開場直播竟然鬧出了千萬粉絲主播開直播的動靜。

這也算是一樁稀罕事。

龐風開啟直播也沒有廢話,直接對著直播間的粉絲們說道:

“各位粉絲們,拿筆拿紙準備記好了,都是知識點!”

“今天呢,我們講兩首詩,一首是李想在今天更新的慶餘年章節中寫出的短歌行,而另一首,則是李想之前所寫的詩詞登高,我們來解析解析這兩首詩,妙在哪裡,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認真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