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對此沒有進行過多的解釋,只是提醒鄭芝龍一下,讓他仔細瞭解一下毛文龍的生平,瞭解一下毛文龍當時起到的作用,並且明確要求鄭芝龍,他前往山東和遼東主要的目的就是起到與毛文龍相似的作用。

鄭芝龍將此事暗自記下,表示回去以後一定要仔細打聽毛文龍的生平,仔細打聽王文龍具體做了些什麼事情。

鄭芝龍聽了毛文龍的這個名字,感覺非常的對口,覺得兩個人的名字裡都有一個龍字,確實非常的匹配,記著那條龍做過的事情,自己這條龍同樣可以照著做一遍,甚至可以比那條龍做得更好。

朱弘棟見鄭芝龍全部答應下來,便沒有再難為鄭芝龍,直接將鄭芝龍打發走,要求他儘快將兩件事情安排好。

鄭芝龍走出府軍右衛的兵營之後,仍然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他沒想到自己居然如此輕易的就過了太子殿下這一關,太子殿下壓根就沒有制裁自己的想法,即便自己前面三番五次的拒絕覲見,太子殿下似乎壓根就沒有生氣。

鄭芝龍不由的感覺自己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這位太子殿下想的太過陰暗了。

鄭芝龍搖頭晃腦地離開府軍右衛,心中的忐忑不安徹底放下來,放鬆心情開始在應天府仔細的遊蕩起來。

鄭芝龍藉機遊覽整個應天府的同時,朱弘棟正在安排軍械廠的生產。

軍械廠自從搬遷到採石鎮之後,立刻在早已建好的廠房之中將自己的裝置安裝起來。

軍械廠早已把相關的技術摸排熟悉,所以只用了幾天時間就重新把一個個高爐建了起來,僅僅用了幾天時間,這些採石鎮上新建的高爐重新噴吐起濃煙和火焰,一爐又一爐的鐵水不停的流淌出來,整個軍械廠快速的恢復生產,進入緊張的生產節奏之中。

朱弘棟要求整個軍械廠再次擴大生產規模,並且開始研究專用的鋼材生產機械,同時準備開始研究蒸汽機。

朱弘棟非常清楚蒸汽機不是那麼容易發明出來的,蒸汽機的科技樹想要攀上去恐怕要很費一番力氣。

不過朱弘棟不著急,他相信這些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只要自己提供一個大概的思路,這些工匠早晚會把蒸汽機發明出來。

朱弘棟特別關照張天倫,在採石鎮上要建設一個煤鐵聯合體,爭取形成產業生態的聯動,同時準備研究煤炭與鋼鐵相關的化學工業。

朱弘棟雖然有點趕鴨子上架,不過他覺得大明朝的這些工匠們應該擁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一點一點解鎖系統性的科學理論。

朱弘棟不斷找機會將自己腦中的科學理論的框架複述下來,讓人記錄下來,將這些科學理論的框架交給張天倫讓他帶領那些工匠仔細的研究。

對於科技的發展來說很多時候都是屬於捅窗戶紙的狀態,很多科學理論只要捅破那層窗戶紙,就會豁然開朗,但是如果沒有人幫助捅破這層窗戶紙,僅僅這一個小小的阻礙就能讓整個科技前進的步伐停滯幾百年。

這種事情在古時候幾乎比比皆是,很多科學理論發展到關鍵時刻,往往就差那捅破窗戶紙的點點力量。

而朱弘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那個幫助捅破這層窗戶紙的人。

朱弘棟提出了很多理論讓張天倫看過之後感覺豁然開朗,張天倫感覺這位太子殿下,在相應的學識上明顯遠遠超過他,當他的老師綽綽有餘,並且看了太子殿下的這些理論,張天倫經常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張天倫感覺自己似乎正在爬山,看了太子殿下的理論之後,就感覺自己突然爬上一座高峰,視野突然開闊,似乎一個新的世界呈現在自己面前。

每看過太子殿下的一個新理論,都有這種類似的感覺,似乎在太子殿下的描述之中,整個世界被扒開一層又一層畫皮,逐漸露出世界的本質。

張天倫非常痴迷於這種感覺,這給他一種逐漸接近世界真實,逐漸接近世界本源,探尋世界本質的感覺。

每當這時候,張天倫就有一種錯覺,彷彿自己突然變成了聖人,正在代替整個人類,去探尋前進的道路,去探尋世界的本質。

張天倫嚴格按照太子殿下的要求,幾乎找遍了整個應天府,將整個應天府能夠找到的所有手藝比較好的鐵匠全部帶走,帶到採石鎮,讓他們加入軍械廠,不斷提高軍械廠的產量,不斷提高軍械廠的生產能力。

張天倫這個動作,讓應天府一時之間出現了鐵匠的短缺,甚至很多人家哪怕想要買一把菜刀都找不到鐵匠。

這種情況一直到軍械廠開始將剩餘的產量投入到民用領域,開始生產剪刀、菜刀、鐵鍋這些民用產品的時候,應天府鐵匠緊缺的狀況才終於得到緩解。

因為採石鎮就守著龐大的鐵礦和煤礦,節約了大量的運輸成本和採購成本,只要付出一點點的人工成本,挖掘出來的礦石運輸道採石鎮立刻就會變成鋼鐵。

並且張天倫從南直隸各個州府,利用政府的力量,大量抽調各個州府優秀的鐵匠,這些鐵匠的加盟極大改善了軍械廠的生產能力,讓軍械廠的產量上了一個又一個臺階。

與此同時軍械長守著長江,水利資源極大豐富,一排又一排巨大的水車,紛紛在長江邊上被樹立起來,這些龐大的水車很多關鍵的部件已經全部換成鋼鐵,鋼鐵強大的結構特性,可以讓這些水車做得足夠大,提供足夠強大的動力。

所以軍械廠的各種加工機械,力量越來越強大,可以加工的產品重量越來越大。

本來只能加工普通弗朗機炮的鍛造臺,現在已經能夠鍛造拿破崙炮了。

並且張天倫不斷在試驗製造新的火炮,張天倫利用自家生產的效能優異的鋼材,開始不斷想方設法制造口徑更大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