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誰先誰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傅冠恍然,怨不得方逢年剛一下船,就火急火燎的投靠過來,原來是宋之普挑起爭端,想要把方逢年擠走。
雖然魯王最後壓下了彈劾,給所有降人重新迴歸朝廷鋪平了道路。
但事情已經揭開,矛盾已經明朗化,雙方肯定會爭出個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方逢年提前投靠世子殿下,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兩個首輔一個世子幕府首席,跟在魯王身後幾步,亦步亦趨的嚮應天府內走去。
隨著魯王的黃羅傘蓋逐步前行,道路兩旁圍觀的百姓紛紛跪倒叩拜,口中高呼萬歲。
魯王臉色微微潮紅,不住向道路兩旁的百姓微笑致意,時不時揮一揮手,頗有一種帝王出巡之感,心中快慰異常。
朱弘棟陪在魯王身邊,回答一下魯王偶爾提出的問題。
一行人很快靠近定淮門,這時宋之普上前一步,來到魯王身邊小聲問道。
“殿下,咱們是否先祭拜孝陵然後再入城?”
魯王微微一愣,正在思考之間,就聽宋之普繼續說道。
“弘光陛下當初來到應天府就是透過京城城牆,繞城而過,先去祭拜孝陵,然後才進入應天府紫禁城登上大位的。”
魯王感覺宋之普說的非常有道理,作為太祖的子孫,第一次來應天府,首要的大事肯定是祭拜孝陵,而不是心急火燎地進入紫禁城,不然豈不會讓人指摘他不孝?
就在魯王打算點頭答應的時候,朱弘棟突然插嘴。
“父王,先不著急祭拜孝陵,父王這次祭拜孝陵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行事,兒臣打算召集江南各州府的民眾前來觀禮,廣而告之的同時,也好藉機凝聚民心士氣。”
宋之普聽朱弘棟說得鄭重,打算將祭拜孝陵大操大辦一把,並且調門兒定的如此之高,已經上升到國家大政的地位上,他不敢輕易發言,只好默不作聲,偷偷觀瞧魯王的神色。
魯王本身唯恐自己得位不正,千方百計想要提高自己的位格,朱弘棟的話正中下懷。
自己祭拜孝陵,如果能夠召集江南各州府民眾觀禮,這本身就是對於他監國之位的一種確認。
魯王還在思考之中,就聽朱弘棟繼續說道。
“藉著這次召集江南各州府民眾的機會,父王可以考慮將祭祖大典與登基大典合在一起舉行,祭拜完孝陵之後,隨即舉行登基大典。”
“有祭拜孝陵的大義在前,各省督撫無論願意與否都必須派員前來,父王順勢舉行登基大典,豈不是順理成章就可以獲得天下共尊?”
魯王聽了朱弘棟的建議,眼中猛然一亮,一片紅暈突然湧上面頰,心懷振奮激盪。
魯王從來沒有想過,皇帝大位居然有朝一日居然離自己如此之近,似乎唾手可得。
魯王激動難耐,立刻不住聲的說道。
“好!好!王兒此計甚好,就按照王兒所說去辦,此次大典可以由王兒主導,則甫、書田、元甫等人協理,務必保證此次大典隆重盛大,為天下人所矚目。”
宋之普眼瞅著魯王將此事答應下來,眼神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