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建議,此類不忠不孝之輩,不僅絕不能任用,而且要交付有司定罪論處。”

魯王聽了宋之普的建議,將目光轉向在座的其他幾位大臣。

朱大典揚聲開口。

“此事應當,臣附議!”

有了朱大典的表態,其他幾位大臣紛紛表示贊同,但是輪到張國維的時候,他卻表示了不同意見。

“問罪阮大鋮沒問題,本身阮大鋮在弘光朝的時候就不幹正事,上任第一件事兒就是構陷東林黨,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白白葬送了大好局勢,後來又投降清朝,絕不可饒恕。”

說到這裡,張國維話音一轉。

“可是,不能因為阮大鋮,就將所有陷於敵手的同僚都視為貳臣。”

張國維特意點出人名。

“比如書田,當時陷入敵手完全是因為撤退不及,並且書田雖然投降清廷,但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曾經用蠟丸遺書殿下,一直不忘復興大業,焉能用貳臣折辱如此忠烈之士?”

張國維的話讓船艙裡頓時為之一靜,所有人都不再說話,小心的觀察著旁人的神色。

宋之普臉色微微一窒,將目光轉向魯王,試圖向魯王求證。

魯王微微一點頭。

“確有此事,當時書田以為我按計劃逃往舟山,還曾經派人前往舟山尋找,後來輾轉來到金華,我才知道他一直身在曹營心在漢,名義上投降清廷,暗地裡還在為收復紹興出謀劃策。”

聽了魯王親自開口認證此事,宋之普微微沉吟片刻,開口說道。

“書田之事可以另作計較,其他投降者,如謝三賓、王業泰之流,即便是不曾作惡,也要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同時,清軍入城之後自殺殉國之人,我們一定要追授表彰,如武貞等,不僅要有旌節表彰,還要有追授恩蔭。”

宋之普口中的武貞,就是當初留守紹興,最後投水自殺的兵部尚書餘煌。

宋之普這個提議沒有任何人反對,很快透過。

…………

何茂一臉沮喪地跨進紹興城門,跟在二王子朱弘枬身後,連掩飾自己表情的心思都沒有了。

朱弘枬同樣欲哭無淚,失了魂魄一樣,走進紹興城。

兩個人身後的隊伍又短了一大截,只剩下七八百人。

即便是從義烏到紹興短短的三四日路程,也讓這支新鮮出爐的小隊伍,再次大幅縮水。

何茂想了想,上前幾步,來到朱弘枬旁邊。

“二王子,咱們這樣不行呀,您必須的儘快解決軍餉的問題,否則咱們的軍兵早晚都要散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