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繼音說完,拿眼睛去看張京,張京非常識趣兒的喊來本地的衙役班頭,吩咐道。

“你去帶著這位將軍的屬下,收復採石鎮和建陽衛,務必說服他們,讓他們重新豎起大明朝的旗幟,沒必要不要勞動將軍的屬下。”

班頭立刻領命帶著那連長退了出去。

俞繼音又在縣城裡留下一個連,保證張京不要出現反覆,隨即帶著他的部隊,再次搭乘船隻,逆流而上,前往蕪湖。

…………

周順此時已經帶著兩個營,走在前往溧水的路上。

句容非常輕鬆的就被收復了,周順在句容留下一個連鞏固統治,便直奔溧水而去。

從句容到溧水雖然有河道相連,但是需要拐個彎兒,繞個遠兒。

周順帶著兩個人乘船沿著秦淮河順流而下,到了方山之後,調頭向上,沿著胭脂河逆流而上,當天晚上就出現在溧水城下。

發現有大軍到來,溧水城慌亂一片,城牆上湧上來大群的人影,同時有人在城牆上大喊。

“來者何人?你們是哪裡的軍兵?”

周順派士兵上前,與溧水城對話一番,等麗水城搞清楚這些士兵的來歷之後,立刻開始那緊張的備戰。

這讓周順感覺非常驚奇,不明白一個小小的縣城,在面對幾千人的大軍之時,到底有什麼底氣居然膽敢頑抗。

周順也沒客氣,當即就命令軍隊展開,準備強攻。

結果他這邊軍隊剛剛展開,兩炮打上去,城牆上就搖起了白旗。

周順感覺非常的鬱悶,本來以為可以好好打上你的,結果提槍上馬,一切都準備好了,對方卻突然軟了,很是掃興。

周順立刻派人進城控制局勢,等一切控制好之後,他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

原來現在這個溧水城縣令,是遼東那邊的一個生員,全家都在清朝的龍興之地,這次跟著後金入關來升官發財,結果剛好撞上他。

這縣令家眷都在遼東,壓根就不敢投降,他這邊一投降,遼東那邊他全家都得死絕。

這縣令倒是有抵抗的決心,可惜溧水縣本地的民眾壓根就沒打算抵抗。

所以當初軍隊一開炮,溧水城的衙役快班便砍了縣令的腦袋,直接升起了白旗。

周順問清楚周圍的地理情況,讓縣衙派人引路,派了一個連隊去光復塘邊的上興埠。

自己則帶人休息一夜之後,繼續沿著胭脂河逆流而上,進入石臼湖,石臼湖的南岸就是高淳。

…………

杜學紳壓根就沒有親自出馬,他一直坐鎮在鎮江,只是把手下的兩個營長派了出去。

這兩個營長沿著京杭大運河順流而下,沒過多久就來到了丹徒鎮。

這丹徒鎮就在鎮江府邊上,同時靠著長江,當初幾乎是親眼目睹了在長江中發生的鎮江水戰。

所以看到新軍士兵出現,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有鎮子裡的頭面人物出面,表示尊奉魯王世子殿下。

丹徒鎮輕易解決,四團的隊伍順流而下很快來到丹陽。

丹陽城此時早已得知訊息,根本不用四團隊伍怎麼費事,直接就投降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