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觀察過整場突襲作戰之後,發現在陰雨天,火器部隊還是存在巨大的劣勢,哪怕上了刺刀之後的火槍,想要與重甲騎兵對抗,同樣是一種奢望。

這還是梅雨季節,只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小雨,只要做好防護,火器仍然可以使用。

如果非常不幸的遇到大暴雨,火器部隊恐怕就徹底報廢了,這時候剛巧遇上清軍,恐怕就是一場災難。

而在剛剛的這場突襲中,狙擊連表現非常出彩,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

而狙擊連使用的霸王弓,無論在射程上還是在殺傷力上都遠超火槍,並且可以全天候作戰,是一種難得的在雨天能夠剋制清軍攻勢的利器。

或許以後可以嘗試著不斷加大霸王弓的裝備比例……

朱弘棟心裡不斷思考著,發現遠處的二團在邢季的指揮下,正在進行緊急調整。

當二團整理好之後,再次出發的時候,隊伍兩側出現了一排大車。

這些車輛都是從附近的居民區裡蒐集出來的,大大小小樣式各不相同。

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些車輛上都刻意的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雜物,把車輛堆得高高的。

朱弘棟微笑的點點頭,發現邢季的腦子還是比較靈活的,這些出現在隊伍兩側的大車,正好可以當成拒馬使用。

當清軍再次進行騎兵突襲的時候,只要把這些車輛排列在隊伍兩側,立刻就會讓清軍騎兵抓瞎。

清軍騎兵面對這些裝滿雜物的車輛時,跳又跳不過去,撞又撞不開,恐怕立刻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一旦清軍騎兵停頓或者緩慢下來,就會成為火槍手的活靶子,讓火槍手躲在車輛後面,好整以暇的挨個打靶。

見邢季已經推進到鐘鼓樓附近,朱弘棟帶著親衛連和周圍隨從的官吏,走下定淮城門樓,向前線移動。

朱弘棟一行人走上定淮門大街,熟悉應天府的陳昌期跟在朱弘棟身邊,邊走邊為朱弘棟介紹。

陳昌期指著定淮門大街兩側的幾座小山說道。

“王爺,咱們左邊是華嚴崗,右邊是古平崗和馬鞍山,前面那個小土山則是妙耳山。”

朱弘棟注意到,妙耳山左右兩側,都有高大的營房式樣建築,便指著這些建築問道。

“九思,這兩邊的建築都是什麼?”

“啟稟王爺,北邊的是老軍營,南面的是軍倉。”

“在洪武年間,這裡都是京營的主要駐紮地,只是後來遷都順天府之後,應天府這邊的軍營就慢慢衰敗沒落了,只留下少數的軍兵維護建築,好多已經被普通百姓佔據。”

一行人沿著回龍橋向東北方向走,很快拐上和會街,隨即又向東南轉入三牌樓,跨過金川河,進入鼓樓外大街。

走到這裡,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鐘樓和鼓樓,二團正在與鐘鼓樓上的清軍進行激烈的交戰。

朱弘棟來到剛才二團被突襲的地方,發現兩次都是高大結實的建築,帶著明顯的軍用痕跡。

陳昌期注意到朱弘棟的目光,立刻為他解釋道。

“王爺,這裡是府軍後衛。”

陳昌期一指左側遠處的一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