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這一帶密佈了大大小小的水坑,這些水坑排列有序,秩序井然,很可能都是當初的船塢。

在水坑旁邊,圍繞著水坑聚集著大量的建築,在建築旁邊還有大大小小的廣場,可以想象在全盛時期,這裡必然是一派繁忙的船廠模樣。

可惜如今這個片江岸已經變得一片荒蕪,建築物殘破不堪,在建築物中間的小廣場上,都被種上了蔬菜和莊稼,有些農民的小屋星羅棋佈,散落在船廠各處。

此時這些農民的小屋裡,鑽出來一個個衣衫襤褸頭髮蓬亂,梳著大辮子的農民。

他們三三兩兩聚整合群,還有很多抱著孩子的婦人,看著江面上遮天蔽日的船隊指指點點。

朱弘棟看到在應天府京城城牆的北側,是一座小山,整個京城北側城牆就是建在山體之上,甚至乾脆是在山體上開鑿出來的垛口。

朱弘棟知道,那肯定是應天府的獅子山。

應天府城牆內有四座山,其中獅子山和清涼山位於京城城牆內;而幕府山和鐘山則是在京城城牆外和外郭城城牆之間。

清涼山腳下有個清涼門,從清涼門一直到應天府的鐘鼓樓,這裡算是應天府的分界線,在這條分界線北側的京城城牆內部,是應天府的軍營區,應天府的所有軍營和軍兵家屬基本上都住在這個區域。

朱弘棟舉著望遠鏡順著獅子山向南望去,可以看到好幾座城樓。

其中獅子山腳下的應該就是儀鳳門,儀鳳門南面是定淮門,定淮門再往南就是清涼門。

從定淮門往南的護城河就是秦淮河,秦淮河在三山門穿城牆而入,隨後在通濟門穿出城牆,在清涼門門外就是莫愁湖。

應天府這種依山傍水的城市格局,讓攻城一方非常頭疼,因為應天府的護城河就是秦淮河,秦淮河又寬又廣並且還是活水,想要填平護城河註定是一個大工程。

朱弘棟早已思考了很多次如何攻克應天府,心中早有腹案,立刻指著面前的江岸下達命令。

“炮兵營登陸,準備主攻定淮門!”

朱弘棟的命令下達,立刻有很多船隻靠向江岸,藉著遺留的碼頭和船塢,將火炮送上江岸。

這時就聽黃宗羲問道。

“王爺,按理說儀鳳門距離江邊更近,為何不選擇優先攻擊儀鳳門?”

“本王問過很多熟悉應天府的人,儀鳳門和鍾阜門在成化年間就被堵塞了,早已無法使用。”

“金川門雖然靠近北方的官道,但是我們走的是水路,金川門反而繞遠。”

“而清涼門、聚寶門都有甕城,甚至有的還有三重甕城,不適合作為攻擊目標。”

“選來選去只有這定淮門比較合適,不僅靠近江邊,而且沒有甕城,適合我們走水路直接發起攻擊。”

黃宗羲聽了朱弘棟的話,打量著遠處的兩座城樓,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