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前後兩任首輔同時出現,那以後到底誰是首輔,誰降成次輔,就很有一番說道了。

張國維附和兩聲,就聽朱大典接著說道。

“你看著吧,等回到紹興,肯定有御史跳出來彈劾書田有失臣節,書田無可辯駁,但凡要點面子,肯定得引咎辭職,到時則甫的位置不就站穩了嗎?”

張國維想了想,用探討的語氣問道。

“可是這次失陷在紹興的絕不是一個兩個,幾乎是大半個朝廷都失陷在紹興,如果則甫這麼做,讓其他人如何自處?”

“難道朝廷好不容易回到紹興,就要有大半的朝臣引咎辭職?”

“並且則甫如此作為,恐怕會引來失陷眾臣的反感,到時沒準會冒出來一個失陷黨,與我們這些追隨黨唱對臺戲,這不就是又一次黨爭嗎?”

嘶~

朱大典嘴裡傳出輕微的痛呼,攤手一看,一根鬍子不小心被自己拔了下來。

朱大典翻翻手掌,讓這根鬍子迴歸大地母親的懷抱,皺了皺眉頭。

“玉笥的擔憂不無道理,如此風雨飄搖之際,總不能讓大家整天打嘴仗,回頭要想個辦法。”

張國維想了想問道。

“要不要你我聯名上奏,請魯王特批赦免,給這種失陷敵手,但是未曾在清朝那邊出仕做官的眾位大臣,一個正式的說法?”

朱大典點點頭。

“值此亂世之秋,確實不宜過於嚴苛,只要沒有出仕清朝,便算不得投敵失節。”

…………

第一師四個主力團全軍匯聚在杭州城,當天晚上,朱弘棟在杭州巡撫衙門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除了各主要軍官之外,陳昌期和黃宗羲同樣被允許列席會議。

朱弘棟用教鞭指著巨大的地圖,講述自己大概的戰略思路。

“本王原計劃是從杭州出發,全軍乘坐船隻,逆江而上,直接進抵應天府城下,直接光復南京。”

“這條水路全長一千三百餘里,預計水上路程需要六到七天,好在咱們的兵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江南,暈船的情況會比較輕,這六七天的行程應該不會太大的影響咱們的戰鬥力。”

“走這條路咱們要連續經過數個清軍控制的城市,某種意義上算得上是孤軍深入,我們很難得到其他友軍的支援,同時也很難得到有效的後勤支援。”

“所以我們如果選擇這條路,必須要攜帶足夠的糧草彈藥,保證我們能夠堅持長期作戰。”

“這種孤軍深入的作戰方式,雖然比較危險,但是透過剛剛對清朝浙江巡撫的審問,基本已經可以確認,清軍在長江以南並沒有太大的力量。”

“除了應天府有七千清軍之外,其他各個城市,只有少量的清軍綠營,防守尚且不足,更不要說出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