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非常高興,早知道這次拿下杭州收穫不會少,只是沒想到居然收穫如此巨大。

只要他能夠不停的攻下各個州府,豈不是非常輕鬆就可以給新軍籌集到足夠的糧餉?

朱弘棟想想問道。

“浙江一年的賦稅總共有多少?”

這個陳昌期非常熟悉,畢竟也是當過知縣的人,對本省大面上的資料幾乎張口就來。

“糧食二百七十萬石,白銀五十萬兩。”

聽到這個數字,朱弘棟心中忍不住狂跳了兩下。

這個數字實在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了,沒想到浙江一省的賦稅居然如此之多,這麼多的賦稅如果全部拿出來養兵,恐怕足夠把韃子打出山海關了。

朱弘棟心中詫異,忍不住問道。

“浙江的賦稅這麼高呀?”

陳昌期知道朱弘棟以前只是個閒散王爺,對這些事情肯定不會非常關心,併為朱弘棟解釋道。

“王爺咱們有明一朝,江南的稅賦一向都很高,單單浙江一地,稅賦就佔了天下十分之一。”

“九思,崇禎朝的時候整個天下一年稅賦有多少?”

“糧食兩千六百餘萬石,白銀一千餘萬兩,其他各種雜項如果折算成銀兩的話,差不多也有六七百萬兩。”

朱弘棟沒想到居然是這麼一個結果,就是說只要他全取浙江,就可以擁有崇禎時期全天下十分之一的財力水平,這個結果很令人期待呀。

“其實咱們浙江並不是稅負最重的,稅負最重的是浙江旁邊的蘇州府,以及蘇州旁邊的松江府。”

“蘇州府單單一府之地,每年繳納的稅負就超過浙江全省,蘇州府總共一州七縣,而松江府只有兩縣,一年的稅負卻達到蘇州府的四成。”

朱弘棟聽得心頭狂跳,這豈不是說只要他全取浙江之後,順便拿下蘇州和松江,就擁有了天下四分之一的賦稅。

真是沒想到明朝的江南如此發達,居然能提供如此龐大的稅賦,只要手握這塊土地,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支援。

蘇州府就在浙江旁邊,太湖以東區域, 松江府同樣緊挨著浙江,在後世上海的位置上。

想要拿下這兩個地方,只要從杭州向北,收復湖州和嘉興之後,再向北一步就是蘇州和松江。

朱弘棟立刻毫不掩飾的將他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九思,那豈不是說本王只要從杭州一直打到長江邊,全取浙江,然後拿下蘇州府和松江府,就掌握了天下四分之一的財權?”

陳昌期明白朱弘棟的意思,稍稍想了想說道。

“王爺,其實江南各地能夠提供的賦稅遠不止於此。”

“哦?這是為何?”

朱弘棟沒想到如此高的財政收入,已經遠遠超過意料之外,但是在陳昌期口中,卻有種大有潛力可挖的意思。

“卑職剛才跟王爺說的是正賦,有明一朝其實天下百姓的正賦變化一直都不大,都沿用太祖時期的稅額。”

“真正鬧得天下烽煙四起,民不聊生的,其實是各種雜派和增收。”

“其實即便是後來增加的三餉,遼餉、剿餉、練餉,攤到每畝地上,也才四十斤糧食,仍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