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的目光中充滿了遲疑、期待、懇求、希望等各種複雜的情緒。

“王兒,你來說,你是什麼想法?”

“父王,兒臣必須馬上帶兵前往義烏支援,兒臣練兵這麼長時間,不看看效果直接走,心中不甘吶!”

“兒臣練的兵再如何廢,好歹也能頂住清軍幾天。”

“父王如果對兒臣有信心,就稍安勿躁,且等兒臣與清軍交手的結果。”

“便是兒臣最終頂不住,中間的時間應該也足夠父王從容而退。”

魯王聽了朱弘棟的話,心中徹底打定了主意。

盤旋在嘴邊的話終於脫口而出。

“孤這個監國不能次次都望風而逃,不能讓韃子笑話我朱氏皇族全都是無膽鼠輩,本王就在金華,等著看吾兒殺敵。”

魯王一錘定音,再也沒有大臣提起逃跑之事,大家紛紛開始商量如何應對清軍的這次進攻。

朱弘棟知道時間緊張,完全沒有功夫去聽這幫大臣仔細的研究從哪裡調兵,可以調集多少兵丁,什麼時候抵達之類的細節問題。

朱弘棟向魯王和眾位大臣一拱手。

“兒臣這就出發了,有什麼事情派快馬前往義烏通知我。”

說著朱弘棟大步流星的昂然而出,背後留下一片或期待或振奮的目光。

朱弘棟出了府衙,帶上安永海直奔兵營。

兵營裡立刻響起了聚將鼓,整個兵營各處眾多軍官飛奔向白虎節堂。

等軍官到齊,朱弘棟沒有廢話,直接大聲說道。

“清軍徵南大將軍博了親自帶五千滿洲兵和一萬五千綠營,在兩天前南下,走中路浦陽江方向。”

“現在我命令!”

刷!

所有軍官立正肅靜。

“第二團全員立刻全副武裝開拔,支援義烏。”

“第四團第一營前往蘭溪駐守稜堡,防禦西向可能出現的敵兵。”

“第四團大部駐紮金華,立刻派部隊入駐城外的各處稜堡,時刻防禦清軍的突襲。”

“師屬各單位,後勤營大部留守金華,隨時向各個方向運輸淄重。”

“水軍暫時劃歸後勤營指揮,幫助維持補給便利暢通。”

“第四團負責保衛我軍各部補給線。”

“騎兵營、炮兵營、偵察營,立刻全副武裝開拔,支援義烏。”

“現在全員正式進入戰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