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輪班南征(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軍的八旗大部分駐紮在淮河以北,因為滿人習慣了北方的生活和氣候,將前往南方視為一個苦差事,所以長江沿線的征伐一向是輪流出動。征戰一段時間,就調回北方休整。
這次輪到博洛出征,前面在江南地區征戰的阿濟格、多鐸已經調回北京,後來勒克德渾接替他們倆,再然後就是博洛接替勒克德渾。
博洛的地位很高,他是努爾哈赤的孫子,是阿巴泰的兒子,同時還是正藍旗旗主,並且他還是理政三王之一。
正因為如此伯樂才會被任命為徵南大將軍,但博洛年紀並不大,今年才三十三歲,從軍的經驗相對於後金的那些打了幾十年仗的老將來說還是比較薄弱。
現在當政的是多爾袞,而博洛又跟多爾袞關係比較親近。
這次派博洛南下,多爾袞害怕博洛太年輕無法承擔重任,就給他派了一個老將圖賴。
圖賴是後金的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兒子,後來從軍經驗非常豐富,先後參加過大淩河之戰、松津之戰、山海關之戰,參與過一片石大戰,又參與過攻陷潼關,並且活捉弘光皇帝,是真正意義上戰功赫赫的老將。
所以這次南征,名義上是以博洛為主,但是實際上圖賴的意見應該非常關鍵。
朱弘棟已經大概明白這次的對手是誰了,論起打仗來,無論博洛還是圖賴,軍事經驗肯定都甩他好幾條街。
朱弘棟明的,真要指揮冷兵器部隊,即便是經驗比較淺的博洛,都比他要強很多。
現在正好還趕上梅雨季節,新軍的最大優勢消失了,一旦跟清軍正面對上,恐怕大機率是輸多勝少。
方大陸審問了一晚上,審問的非常細緻,幾乎把這幾個滿洲大兵小時候穿什麼顏色的內褲都問出來了。
朱弘棟透過這份口供,惡補了一下清軍各方面的常識。
清軍一直號稱是八旗,實際上清軍有二十四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
其中漢軍八旗,區別於綠營,是後金還沒入關時期,就投降後金的漢人軍隊。
按照八旗的制度,整個軍隊最基礎的單位就是牛錄,每一個旗的強弱,主要看這個旗擁有的牛錄數量。
作為最基礎的牛錄,一個牛錄三百士兵,長官是佐領,又稱牛錄額真。
八旗是軍政一體外加奴隸制的結構,旗主不僅是軍事長官,還是行政長官,同時還是部下的主人。
後金在經過皇太極的改造之後,旗主的權利被大大壓縮,並且整個體系,逐漸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旗主的人身控制權利沒有以前那麼大了。
八旗同時作為軍事體系,其軍事的指揮員被稱為都統,又叫固山額真。
都統有兩個副手,被稱為副都統,又叫梅勒額真。
旗下還有五個參領,又稱甲喇額真。
八旗原先在關外的時候,一直是兵民一體,平時在家種地,戰鬥的時候披甲當兵。
只不過入關以後,有了整個華夏人力物力的供養,八旗就轉變成職業軍隊,徹底脫產,變成了世兵制,有些像明朝的軍戶。
只不過八旗的地位相對於軍戶就高了很多,軍戶還要種地,八旗則只需要放心的領著國家俸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