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把捷報拍在隆武的臉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則甫,立刻派得力使節前往建寧向隆武報捷。”
幾個大臣聽到魯王如此突兀的要求,心中微微一沉吟,立刻明白魯王的想法。
這事兒本身也不是什麼大事,既然魯王如此耿耿於懷,那就順著魯王派個使節就是了。
宋之普腦子裡稍微一轉,立刻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
“啟稟王爺,左軍都督裘兆錦可為使者。”
魯王稍一想,立刻點頭。
“如此,便是他吧。”
這時就見宋之普再次開口。
“啟稟王爺,既然嚴州府已經收復,應該選派官吏治理地方,迅速讓地方恢復秩序。”
這本是應有之義,魯王聽了這話第一刻就準備答應,結果還沒等他的話出口,朱弘棟搶先說道。
“首輔大人,前線正處於戰事之中,並且馬上就會面臨清軍的反攻,如果要選人,請一定選擇清廉自守,能夠做事的幹吏,貪瀆之輩就不要派往前線壞我們大局了。”
宋之普微微一愣,隨即拱手說道。
“世子儘管放心,選賢任能本就是內部的本職工作,如果選拔的官吏不合適,便可以責罰吏部相關人等。”
朱弘棟告誡了一句,便沒有再說話,現在這個階段,軍事上的事他還忙不過來,暫時沒有心思插手民政,民政方面的事務就全部丟給那個去處理好了。
雖然他對這幫明朝的舊官僚非常不放心,但是誰讓他手中沒有班底,沒有大批合適的幹部呢!
既然他沒有替代的人選,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原狀,讓原有的體系繼續維持運轉。
魯王聽了朱弘棟的話,讚賞的點點頭,再次對宋之普說道。
“重新檢視崇禎陛下時期,大明為何失敗,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在於吏治。”
“北京被闖賊包圍,崇禎陛下號召眾多大臣助餉,結果只得了二十萬兩,但是闖賊進了北京城追髒助餉,卻拿到了七千萬兩。”
“便是這二十萬兩,給守城計程車兵發軍餉時,層層刮分,層層漂沒,最後只得六千兩上了城牆。”
“如此吏治,敗於闖賊,只能說積重難返,無力迴天。”
魯王這一番話講出來,讓在座的眾多大臣面露尷尬。
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大家親歷的,就在大家身邊發生,甚至很多人的門生故吏親朋好友當時就在北京,大家都非常清楚當初北京發生了什麼事。
魯王此時提起此事,就差指著鼻子罵他們。
當初就是你們這幫貪官汙吏把大明朝的天下搞沒的。
偏偏他們又無法反駁,因為在座的眾多大臣,很多人在崇禎朝的時候就已經是高官,崇禎朝的倒塌,其中就有他們出的一份力。
宋之普尷尬的掏出手帕擦了擦臉,整個臉燥熱的通紅。
其他大臣表現也好不到哪兒去,朱大典這時也沒有了又臭又硬的脾氣,伸手掩面,不敢抬頭。
因為魯王罵的肯定有他一份,朱大典早就因為貪瀆之心聞名於外,號稱家裡足有百萬兩白銀。
朱大典雖然堅決抗清,帶領全家自殺殉國,其精神和氣節令人敬佩,但這並不影響他當官的時候是個大大的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