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仔細想想,如果當初在路邊的小樹林裡,不是弘棟脫穎而出,當時他們全家恐怕都要遇害了。

魯王想了更多,想起兗州被清軍攻破,全家遭難,原配王妃為了不受辱,自殺身亡,幾個兒子不知所蹤。

幾年後,清軍入關,舉家南逃。繼妃陳氏路上染病,但為了不拖累他,在他眼前自殺。

想起這一樁樁一件件,魯王不由得悲從中來。

同時越發憤恨自己當初浪費時光,只知享樂,完全忘了在清軍手中遇難的眾多家人。

魯王抬眼望望人走杯空一片狼藉的酒宴,踹開扒在自己腿上,因為撿回一條命,歡喜得傻了的張國俊,走出殿堂,望向北方。

那裡有社稷,有祖墳,有故鄉,有眾多親人的屍骨和冤魂... ...

... ... ... ...

卻說幾位大臣離開王府,登上各自的轎子,帶上各自的儀仗衙班,就要返回住處。

這時張國維追上宋之普,將宋之普從轎子上喊了下來,兩個人邊走邊聊天兒。

說了幾句,張國維提起來意。

“則甫,調令也發了,行文也下了,世子馬上就要與清軍見仗了,內閣是不是應該有所表示?”

宋之普像是聽了什麼好笑的事情一樣,反問張國維。

“世子剛剛發了一筆大財,他可是比戶部還有錢,你是打算讓內閣有什麼表示呢?”

“一碼歸一碼,世子打的可是國戰,內閣不聞不問似乎也不太好吧?”

宋之普沉吟片刻,他不得不承認,張國維說得也有道理。

既然張國維提出這個問題,心中八成有些想法,宋之普索性就直接問道。

“玉笥覺得該如何?”

“則甫,前面你給人家拖後腿... ...”

這話一出口,宋之普臉色頓時一黑。

本以為是魯王的命令,結果被個外戚指使了!

一個首輔被外戚指使了!

汙點啊!

“... ...人家馬上要上戰場拼命了,不應該給人家點補償?”

宋之普沒說話,目視張國維,等他的下文。

“不如我們再給世子補上幾張敕牒?”

敕牒就是明朝的委任狀,通常由吏部行文;而皇帝直接下旨任命的則叫旨授。

宋之普還是沒有說話,因為兵部有武選司,一般情況下,給武將升官發敕牒兵部自己就能操作了,跟他這個首輔關係不大,既然張國維專門提出來,肯定是兵部自己操作不了的事情。

果然,就聽張國維接著說道。

“咱們給世子發幾張空白的敕牒,再給他準備幾個用來獎勵部下的爵位如何?”

宋之普對此倒不是很反對,因為朱弘棟只要打贏了,升官兒封爵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只不過現在提前把事情講出來了。

可是宋之普仔細咂摸一下這個事兒,總覺得有點不對味兒。

“玉笥,這些封賞在戰後自然有朝廷的體例,為何要單獨提出來?”

“則甫,你難道沒有發現嗎?世子越來越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