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在去監國號這件事情上面,早已打定主意,置身事外不參與這些莫名其妙的政治鬥爭。

於是朱弘棟順著魯王的口氣說道。

“此事全在父王一言而決,兒臣謹遵父命就是。”

魯王讚許的點點頭,對自家這個兒子的回答非常滿意。

“他隆武還想讓我去監國號,他自己也不想想,他那個朝廷完全被鄭芝龍架空,想幹什麼都幹不成,想要北伐鄭芝龍也不答應,最後沒有辦法只好讓首輔親自募兵北伐,天子的顏面掃地。”

“就這他還想讓我去監國號,好像我去了監國號他就能號令天下一般。”

魯王言語間對於隆武皇帝非常鄙視,朱弘棟一想,也難怪魯王看不起這個隆武皇帝。

隆武皇帝在歷史上雖然評價不錯,但是打從他登上帝位開始,幾乎就沒能做什麼,最後兵敗被殺,完全沒有起到一個皇帝應有的作用。

“父王,我聽說隆武皇帝打算封您為皇太子,可有此事?”

“確實有此事,不過王兒不必當真,那隆武純粹是拿話來誆父王。”

“隆武派使者過來,當時說要封父王為皇太侄,說辭就是隆武沒有兒子。”

“真當父王不知道似的,隆武的曾皇后,據說已經身懷六甲,馬上就要臨盆了,不是這個月就是下個月。”

“我不信隆武的兒子生下來之後,這個所謂的皇太侄還能作數!”

朱弘棟沒想到事情還有這麼個轉折,他平時也沒關心這個方面的資訊,今天突然聽魯王說起來,朱弘棟才發現,魯王的擔憂不無道理。

隆武即便是真把魯王封作皇太侄,假設說南明朝廷穩定下來沒有被滅掉,魯王這邊自去監國號,把整個魯王朝廷全都交出去,融入到隆武朝廷中,自己手中就再沒有任何力量了,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藩王。

等隆武的兒子長大,那時候隆武攜正統大勢,真要廢了魯王的皇太侄,恐怕也只是一句話的事,那時候的文武大臣,真的會為了一個早已經失勢,沒有任何力量的藩王與皇帝對抗嗎?

別說皇太侄子,就算是太子,被皇帝廢掉的不也是比比皆是嗎?

從這個角度一想,朱弘棟發現,論起爭權奪利來,他比起這些明末人物來說真的是如同幼兒園小朋友一般。

魯王明顯對隆武怨念深刻,說完隆武皇后的事兒,繼續吐槽。

“真說起來,父王前不久可是被隆武狠狠地坑了一把。”

哦?還有這事兒?

朱弘棟一臉驚奇,立刻詢問魯王事情的始末,就聽魯王娓娓道來。

“隆武就不是一個消停的主,他在福建稱帝,成立還沒滿一個月就要誓師北伐,結果鄭芝龍壓根不想理他這茬,最後被隆武逼得沒辦法,只好象徵性的派兵北上,結果剛出福建,鄭芝龍手下的大將就直接退了回去。”

“隆武還不罷休,今年二三月份,再一次北伐,並且這次他決定御駕親征。”

“結果鄭芝龍還是不支援,既不給兵,也不給糧餉,最後隆武被逼的沒有辦法,只好把他的首輔黃道周派了出去。”

“黃道周散盡家財,招募了三千烏合之眾便信誓旦旦的往江西去了,他自己則御駕親征來到福建和江西交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