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朱弘棟只是提了大致的想法,指出大方向,隨後一股腦的丟給盛王贊,讓他去處理細節具體操作。

這天朱弘棟路過子城,經過朱大典府門前,就見朱大典府門開門迎客,正有絡繹不絕的各級官員和鄉老士紳前來探望。

朱弘棟見狀便走向朱府,朱弘棟雖然穿著一身軍裝,但是當初他來過朱府,門子對他印象深刻,一邊遣人回報老爺,一邊大開中門迎接朱弘棟。

朱弘棟被一路迎進朱大典的臥房,就見朱大典依靠在床上,目光炯炯的望過來。

朱弘棟當即深施一禮。

“延之公為我費盡心思,不惜鋌而走險,我深為感動,必定牢記於心,日後於延之公子孫必有厚報。”

朱大典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偏偏嘴硬不肯承認。

“老夫不知你說些什麼亂七八糟的讓人聽不懂,再說老夫還沒死呢!還打算過個八十大壽,有什麼事兒儘管找老夫不用往老夫的子孫身上推。”

朱弘棟不禁莞爾,不愧是朱大典,還是那個脾氣,還是那個味道。

說過此事之後,兩個人的關係不由得親近了許多。

朱弘棟坐在朱大典床邊,與他聊些家常,這時朱弘棟發現,朱大典的氣色不錯,臉色紅潤,精神矍鑠,看來身體恢復的很好,前些日子吐的那一口血並沒有給朱大典造成太大傷害。

倆人聊著聊著,朱大典提起另外一件事情。

“隆武陛下見魯王殿下吃了敗仗,再次派特使前來,勸說魯王去監國號,現在朝廷里正在議論紛紛,不知世子殿下對此如何看待?”

朱弘棟本來是無所謂的,因為對於他來說,南明註定是無法抵抗清軍的,那是一個註定會失敗的朝廷。

朱弘棟打從一開始就沒對南明有太大指望,即使對魯王朝廷同樣如此。

他早就存心另起爐灶,從無到有的自己親手建立一個新的勢力。

所以他對南明的正統之爭完全沒有興趣,無論對方爭出來什麼結果,他都要按照既定的步調一步步走下去。

不過這段時間受到魯王的大力支援,朱弘棟發現有一個名義上的名分,對他的發展確實能起到不小的促進作用。

現在既然隆武皇帝要與魯王協商正統的事情,那麼求得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對自己同樣有利的結果,就很有必要了。

朱弘棟仔細考慮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延之,本王認為,兩家的正統之爭對於抗清非常不利,既然如此,抗擊清軍應該擺在第一位,其他能妥協就妥協,能退讓就退讓,保持一個一致向外,對抗清軍的總體態勢。”

朱大典聽到朱弘棟的態度,臉上露出笑容。

雖然他有份兒參與推舉魯王監國,但並不意味著就一定非要把魯王推上皇位。

當初推舉魯王只不過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當時浙江的其他藩王基本全都投降清軍了,魯王是唯一沒有投降的藩王。

八九個藩王一起投降,唯一例外的魯王就被凸顯出來,自然而然就被推舉為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