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下餃子一樣造火炮(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謂沐猴而冠,用在那個時期正好合適。
現在魯王敗退到金華,當時金華朝廷上的眾多大學士和一大群侯爺,大半都投降了清朝,能跟著魯王撤退到金華的,只剩下小貓三兩隻。
要不然朱弘棟在魯王朝廷上,隨便扔塊磚頭都能砸到一個侯爺。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魯王朝廷上,據說在南邊的隆武朝廷上情況更加過分。
聽說那位隆武皇帝剛剛登基,就一口氣兒封賞了二十多個大學士,真是創了大明朝的歷史記錄。
“張大匠,既然爵位你沒有興趣,那本王便賞你一千兩銀子吧。”
張天倫想了想,這次沒有拒絕,當場便謝恩接受下來,只是隨後提了一個私人要求。
“王爺,您講課的那些內容都是在哪兒看到的?能否把那些書籍借給微臣也看一看?”
朱弘棟沒想到,張天倫居然在惦記這件事,不過這個要求恐怕很難實現。
“張大匠,這事兒本王沒法答應,因為你也知道,本王跟著父王逃難,從兗州逃到台州,又從台州到了紹興,再次從紹興到了金華,這一次次逃難,幾乎什麼都丟掉了。”
“唉!”
張天倫長嘆一聲。
對此早有預料,也沒法說什麼,畢竟大家都是這麼一路逃難過來的,哪裡有可能隨身帶著幾大車書籍。
“不過本王正在不斷整理教材,回頭可以把教材借給你拿去抄錄。”
張天倫沒想到峰迴路轉,王爺答應把教材借給他,這也不錯,至少不是全無收穫,張天倫立刻興高采烈地答應下來。
朱弘棟看著興旺的爐火,轉頭問張天倫。
“張大匠,這鐵料和木炭能供應上嗎?如果能供應上,這個平爐就不要熄火了。”
“王爺放心,便是王爺不說微臣也知道,肯定會盡量讓平爐不要熄火,一直處於連續的工作狀態。”
無論後事還是明末,高爐一旦點燃中間如果不出問題就儘量不會熄火,因為高爐每一次熄火都要承受一次冷卻的熱脹冷縮,再次點燃的時候同樣再承受一次,這中間會對高爐造成傷害。
並且鍊鐵鍊鋼的溫度極高,每一次熄火之後重新點燃,都需要浪費大量的燃料讓爐體整體升溫。
中間還要涉及到一系列的爐料板結等問題,所以綜合來看,高爐熄火的成本非常高。
朱弘棟見張天倫知道此事便沒有再說什麼,反正在這些具體的技術細節上,張天倫絕對是現在這個時代技術水平最高的那一小撮。
在這些具體技術上,他能提醒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