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誰讓九年義務教育還沒有普及下去,他只能從頭到尾將整個原理講透。

“火銃的彈丸是球形的,發射距離一旦變遠,彈丸的散佈面積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後能否擊中目標,完全看運氣。”

張天倫猛點頭。

確實是這麼回事,無論鳥銃還是魯密銃,都有一段直射距離,一旦過了直射距離彈丸就開始發飄,具體飄到哪兒去完全無法預測。

這種事兒不僅在火銃上存在,就是在火炮上同樣存在,火炮的炮彈更容易觀察,甚至眼神好的人肉眼都能看得清楚。

火炮的炮彈飛過最初一段距離之後,後面一段具體飛向哪裡,同樣完全無法預測。

而王爺既然講到這個問題,估計就是有解決方案,張天倫聚精會神的聽著,因為他知道自己又要聽到一個重大的技術訣竅。

“陀螺你應該知道吧?”

張天倫腦海中立刻出現陀螺的形象,但是他有點不太理解,陀螺與解決槍彈和炮彈發飄的問題有關係嗎?

“陀螺旋轉的越快,就越穩定,這個原理叫陀螺的軸定向原理。”

“就是說陀螺一旦快速旋轉起來,想要改變陀螺的軸向就需要額外的施加力量,如果沒有外力改變,陀螺轉軸的方向將是固定的。”

在張天倫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朱弘棟揭開了謎底。

“如果我們在槍管中拉出膛線,這樣子彈在飛出槍膛的過程中,就會不由自主的沿著膛線的方向旋轉。”

“當子彈射出槍口以後,就會變成一個陀螺,而陀螺又擁有軸向穩定特性,那麼它就不會再亂飄了。”

張天倫呆立半晌,就好像突然接通電源的燈泡,電火花閃過,腦海中各種想法突然貫通,一切豁然開朗。

“天哪!原來是這麼回事!”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張天倫高興的手舞足蹈,興奮的大喊大叫,彷彿發現了世間終極真理。

朱弘棟默默看著張天倫欣喜若狂的樣子,心中油然感嘆。

人類的前進往往就是靠著這些痴迷於技術的人,可是偏偏在大明朝,這些真正代表人類進步力量的人,往往不受尊重。

那些尋章摘句皓首窮經的人,整天鑽進故紙堆裡,琢磨回字有幾個寫法的人,反而最受尊重,掌握著最大的社會資源。

只能說科舉制度經過一千年的發展,與儒家相互配合,已經牢固的佔據了社會主流,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頑固勢力。

就在朱弘棟感慨莫名的目光中,張天倫慢慢平靜下來,衝著朱弘棟深深一禮。

“感謝王爺,傳道授業解惑,恩莫大焉!”

朱弘棟聽了張天倫的話,心中突然湧動一股戲謔之意,便順著張天倫的話問道。

“那你打算怎麼報答本王呢?”

張天倫完全沒有聽出朱弘棟語氣中開玩笑的成分,再次鄭重的深深一揖。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