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漢朝就有遊標卡尺?(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杜學紳、俞繼音等人的營頭,經過縮編之後估計只會留下一萬兩千人,平均每個營頭只相當於一個獨立團,裡面包含兩個輕步兵營。
新軍各一萬人必須優先裝備,這就需要差不多一萬杆魯密銃,後面六個獨立團可以先用鳥銃,並且可以延後裝備魯密銃。
總算下來,兩個月之內需要一萬杆魯密銃,半年之內需要兩萬兩千幹魯密銃。
問題浙東南總共有五個州,這還只是金華府的魯密銃需求,回頭找機會把另外四個州收編之後,很可能還需要四萬杆魯密銃。
這個意味著,軍械廠努力衝的產量,至少要保證每年六萬杆以上。
現在軍械廠每天只能生產一百杆魯密銃,這個產量不太夠啊!
張天倫發現王爺有點不太滿意,便接著說道。
“現在整個流水線正在除錯磨合,無論是水車、鍊鐵爐、打造裝置、還有工人都在適應整個流水線的生產方式。”
“回頭等慢慢磨合熟練之後,想來魯密銃的產量會穩步提高。”
朱弘棟點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
這個流水線畢竟是半手工的流水線,不是機器化生產的,等工人的熟練度提高之後,整個流水線的產量必然會提高。
朱弘棟想了想,決定給這些工人一些提高技術的動力。
“張大匠,回頭你專門準備一些獎金,用來獎勵學習速度快、技術提高快、產品質量高的工人。”
張天倫點頭答應,將這事記在心裡,準備稍後推行。
“張大匠,你想法儘快提高一下產量,我希望你能夠在一個月之內給我提供八千杆魯密銃。”
朱弘棟給出的這個數量和時間並不是隨便說的,按照他的預估,清軍很可能兩個月之後就會南下。
一個月內拿到八千幹魯密銃,這樣至少保證新軍的步兵人手一杆。
並且還要給新軍訓練時間,否則很難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這麼算來,提前一個月全員換裝,這個時間已經卡得非常緊了,絕不能再往後推了。
張天倫聽了王爺的要求,有些犯難,但是看王爺的表情非常堅決,想了想,咬咬牙答應下來。
“王爺放心,我想方設法,儘量在一個月之內交付這八千跟魯密銃。”
“回頭我再給你調撥五千兩銀子,需要發賞錢的時候不要吝嗇,現在正是跟清軍搶時間的關鍵時刻,如果只是發一點銀子就能加快生產速度,這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
“好的,王爺儘管放心,我會盡量按時完成任務的。”
“人手不夠就繼續招募,鐵產量不夠就再打進鍊鐵爐,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本王一定會讓你有充足的資金支援。”
“但是你一定要保證軍械生產,除了魯密銃,虎蹲炮、弗朗機炮的生產也不要落下,尤其紅衣大炮,一定要爭取兩個月之內至少交付給我十門。”
張天倫沒有討價還價,他知道在清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每早一天完成王爺的任務,對抗清軍的時候就會多積累一天的優勢。
這時就聽朱弘棟繼續吩咐道。
“回頭你自己想辦法把軍械廠分割成不同的分廠,讓造火槍的專門造火槍,製造火炮的專門製造火炮,這樣可以減少互相干擾,增加保密性,並且你現在得準備一個專門生產炮彈和槍彈的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