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鍊鋼鐵(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弘棟見鐵匠都散去,只留下軍器監的技術官員,立刻進入講課狀態。
“想要直接練出鋼來,關鍵點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溫度,一個是耐火磚。”
“耐火磚稍後再說,我們先說這個溫度。想要提高爐內的溫度,就必須想法降低熱量損失,降低熱量損失其中的一個辦法是在這裡。”
朱弘棟指著自己畫的簡圖裡的一個位置。
“這個是熱交換室,平時我們建造的鍊鐵爐,基本上是將冷空氣直接通入爐內,這種方式相當於是在不斷的降低爐內溫度。”
“所以採用了這個熱交換室之後,外界的空氣先經過熱交換室,被加熱到五六百度,再一進入爐內,經過燃燒,就可以進一步提高爐內溫度。”
“而爐內排出去的廢氣,是高溫氣體,帶著大量熱量,這些熱量白白排掉是巨大的浪費,我們反過來將這些廢氣匯入熱交換室,讓廢氣將熱量傳遞給新鮮空氣,這樣就極大減少了熱量的浪費。”
眾多技術官員聽了朱弘棟的講解,頓時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這時有人問。
“王爺,您說的溫度,具體如何測算?”
朱弘棟想了想,雖然覺得現在進行大範圍測溫不現實,但是測溫的原理可以跟他們講一下。
“通常來說我們可以把結冰的溫度設定為零攝氏度,水沸騰的溫度設定為一百攝氏度,中間進行一百等分。”
“以這種方式標定溫度的高低,比如說咱們經常用的生鐵,當生鐵化為鐵水的時候,通常溫度在一千一百到一千三百攝氏度之間。”
“而我們所說的鋼,想要把鋼化成鋼水,所需要的溫度通常在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攝氏度之間。”
“低溫比較好測定,但是高溫的時候,我們往往沒法測定具體溫度,其實這個也有個簡便方法,就是觀察爐火的顏色,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不同溫度的爐火顏色是不同的。”
“王爺,您為什麼把溫度叫做攝氏度?難道這個溫度是某個姓攝的大家發明的?”
朱弘棟嘴角一抽,就沒法解釋呀,只好順著對方的話說道。
“確實如此,溫度的體系是一位姓攝的大匠設計出來的。”
“王爺,這位姓攝的大匠叫什麼名字?是咱們大明的,還是哪個朝代的?”
朱弘棟心中哀嘆,果然,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去彌補。
朱弘棟沒法解釋,只能胡編亂造。
“這個姓攝的大匠,具體的情況我已經不記得了,回頭你們也許會在某些古書上看到他的名字。”
朱弘棟生怕這些技術官員們又問出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趕緊將話題轉回來。
“有了這個熱交換室,溫度就可以提高到融化鋼水的地步,但僅僅如此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