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家業就是魯王這個爵位。

只有先被立為世子,才有機會繼承魯王的爵位。

可是現在文武百官已經開始討論起立世子的事情,自己的兒子還沒出世,無論如何恐怕都趕不上這一波了。

雖然如此,但是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有棗沒棗先打兩杆子試試。

張王妃看出自家丈夫心中的猶豫,立刻順水推舟。

“王爺!您還春秋鼎盛,這麼著急立世子幹嘛?這不是變著法的咒你短命嗎?”

魯王聽了哈哈哈大笑。

“不至於,不至於,不要把人想的太壞了。”

“王爺,我當然知道大臣們不會是這個意思,但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只不過大家沒法說出口而已。”

魯王嘆了口氣,雖然這事兒是難免的,但是被大臣們追著要立世子,總歸心裡有些不舒服。

就好像這些大臣們生怕自己哪天不小心一蹬腿兒一閉眼睛就過去了,趕緊先找個繼承人,免得自己突然死了連個頂替的人都沒有。

現在王妃,把這一層大家心照不宣的意思掀開,更是讓魯王心裡覺著膈應。

張王妃作為枕邊人,對魯王極為熟悉,立刻察覺到魯王細微的心態變化,便又加了一把勁兒。

“王爺,要我說啊,您現在正是春秋鼎盛的時候,著急立什麼世子啊?”

“再說了,就算真的要立世子,也應該是弘枬啊!”

“論長幼,論嫡庶,按理說都輪不到弘棟呀,如果立了弘棟,讓他前面的幾個哥哥怎麼想啊?”

魯王知道,王妃的想法是目前大多數人正常的思路。

當選擇繼承人的時候,要麼按照嫡庶論,要麼按照長幼論,完全按照賢愚選擇,這是很容易鬧得家宅不寧。

因為賢愚這事兒很難說得清楚,除非某個繼承人真的出類拔萃到,讓所有其他人徹底閉嘴,否則總會鬧出這樣那樣的問題。

自家的這個六兒子,確實比較出色,但是要說壓服所有人,現在還差了不少火候。

現在連自家的王妃首先就提出了異議,更不要說不了解朱弘棟的其他人了,雖然朝廷上眾大臣一面倒的支援朱弘棟,但現在確實沒有迫切需要立儲的需求,所以這事兒倒不用特別著急。

想到這裡,魯王心裡有了決定。

王府本來就不大,在張王妃刻意的傳播之下,很快整個王府都知道大臣們提出要立世子的事。

這事兒一鬧出來,朱弘枬首先就坐不住了,因為大哥在兗州的時候就已經遇難,如果要立世子,那麼他肯定是首選。

因為第一任和第二任王妃都沒有兒子留下來,現任王妃剛進門不久,還沒有子嗣誕下,目前也就不存在嫡子了。

既然無法按嫡庶那就只能論長幼了,他這個二子目前就是大哥了,論起長幼來,肯定是他該當世子的。

結果這些大臣,越過他,直接推舉六弟當世子,這真是太過分了。

朱弘枬越想越氣憤,越想越壓不住火,思來想去,覺得自己不能眼瞅著這些大臣把屬於他的世子之位轉給別人,不能眼瞅著他們胡作非為。

到了晚上請安的時候,朱弘枬好好的準備了一番,帶上了父王最愛吃的詩禮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