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團下轄兩個營,每個營一千人,一切編制儘量向新軍靠攏。”

“不知諸位將軍可否做到?”

幾個將領立刻齊聲答道。

“謹遵王爺號令!”

朱弘棟立刻令人喊來全忠,讓他給各獨立團撥付餉銀,同時製作士兵的花名冊,再給六個獨立團準備餉銀。

餉銀不可能是白準備的,朱弘棟花了這份錢,就要達到對應的效果。

淘汰老弱,補充缺額,這都是應有之意,並不足以幫助朱弘棟地掌握六個獨立團。

所以朱弘棟接下來提出自己的要求。

“諸位將軍,本王的新軍大多數都是新兵,都是剛放下鋤頭的農夫,只要訓練嚴格,讓他們列陣而戰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隻能列陣而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弱勢,所以我想組建兩個相對特殊的部隊。”

“一個是騎兵,這是用來傳遞軍令,以及追擊殘敵,防禦清軍騎兵部隊。”

“但是騎兵的訓練時間太久,想要把我手下這些農夫訓練成合格的騎兵,沒有兩三年是不成的。”

“除此之外,本王還需要組建一個偵察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夜不收。”

“夜不收同樣是非老兵不可,新兵很難勝任,及時訓練,訓練週期也相當長。”

聽著朱弘棟說到這裡,杜學紳幾個人心頭都感覺有些不妙,但是又沒有辦法,因為剛剛宣誓效忠,現在王爺提出第一個要求,難道他們就要拒絕嗎?

杜學紳幾個人只好硬著頭皮聽下去,只希望王爺這第一刀不要砍的太狠。

“所以本王希望,諸位將軍將自己的家丁全部貢獻出來,也好幫助本王組建騎兵部隊和偵察營。”

“諸位將軍意下如何?”

朱弘棟說完,立刻目光灼灼的盯著這幾個將領。

這幾個將領被王爺盯著,渾身僵硬頭皮發麻,有心拒絕,卻又不敢。

按照明軍的傳統,一個將領最核心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家丁。將領們往往吃著空額,喝著兵血,然後用這些貪汙來的錢去養家丁。

普通計程車兵對於大明將領來說,那是要多少有多少,需要了就出去抓壯丁好了。

打仗的時候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家丁,而逃跑的時候,同樣是需要家丁來效死力的。

現在王爺一張口,就要將他們的所有家庭都拿走,這幾乎是拿走了他們麾下絕大多數的力量。

正是因為如此,讓這幾個將領遲疑著,遲遲不敢答應。

偏偏他們剛剛發誓效忠,指天盟誓,如果背叛王爺就要不得好死。

這王爺提出第一個要求,就這麼要命,這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朱弘棟也不著急,就這麼看著他們,看著他們臉上陰晴不定,面色複雜,心裡不停的在糾結。

就在這個將領不停的糾結中,俞繼音首先作出決定。

“王爺!末將養了一百三十多個家丁,都可以交給王爺,只是求王爺,能給末將留下三五個用得慣的,方便末將管理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