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場址,朱弘棟當即便找來金華府那些匠戶,選擇其中善於營造的,讓他們負責建設火槍廠的廠區。

畢竟是戰爭年代,朱弘棟為火槍廠設計了一個類似於稜堡的廠區。

這樣貨清場既可以當工廠用,必要時,又可以當成金華城外的支撐點,用來防禦清軍的進攻。

稜堡的建築難度並不大,無非是土方量大一些,另外需要一些幾何運算,以便算清楚稜堡的射界。

這些都不是難題,朱弘棟親自上手進行稜堡射界的計算;隨後讓朱梅溪徵發金華府當地的勞役,召集了幾千人幫助建設廠區的稜堡。

火槍工廠投入熱火朝天的建設當中,朱弘棟安排好一切,便招來了火藥匠劉永受。

朱弘棟帶著劉永受來到金華城外一個獨立的院落裡。

這個院落孤零零的坐落在一片樹林裡的,最近的房屋也在幾百步外,剛好適合用來當火藥作坊。

“以後這裡就是你們的火藥作坊,以後都在這裡生產,並且生產的時候,千萬要杜絕鐵製品出現在作坊裡。”

劉永受弓著身,誠惶誠恐的聽著王爺講話。

“以後把你的火藥配方忘掉吧,記住以後按照新的配方生產火藥,每十五份硝,加兩份硫,加三份碳,記住這個配方。”

劉永受趕緊點頭,心裡暗暗驚訝,也不知道王爺從哪裡弄來的配方,既然是王爺拿出來的配方,想來應該比自己祖傳的配方要強很多吧。

好在這配方並不難記,劉永受只是一聽立刻就記住了。

“以後做的所有火藥,全都顆粒化,顆粒化你知道嗎?”

劉永受連忙點頭。

“小人知道,火藥弄成小粒兒,威力會更大。”

誒?

朱弘棟奇怪的看了劉永受一眼。

“既然你知道顆粒化有好處,為什麼我在金華府府庫裡看到的火藥全都是沒有顆粒化的?”

劉永受面色尷尬。

“俺們匠戶應役這時候基本都是虧錢的,肯定得儘量想辦法省錢。火藥顆粒化是要用蛋清的,非常費錢,如果所有火藥都要顆粒化,那麼我們一家老少肯定得喝西北風。”

朱弘棟聽了非常感慨,大明不是沒有好東西,不是沒有好技術,問題是它沒有一個應用這些好技術的環境和體系。

僅僅因為一個匠戶應役的問題,就讓大明軍隊用不上顆粒化火藥,相信類似的問題肯定比比皆是。

比如應役的鐵匠,他們為了省錢,肯定會粗製濫造。打造火銃的時候用的鐵越來越少,肯定導致火銃越來越容易炸膛。

省下的錢最終也不可能落到鐵匠手裡,最終都會落到盤剝這些匠戶的官吏手中。

說白了,大明朝整個官僚體系集體墮落了,就像一顆毒瘤一樣,長在大明的身體裡,並且這個毒瘤偏巧是大明的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大明體系內各種好東西,經過這個毒瘤的過濾和篩選,基本上就剩不下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