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匠人一聽驚喜得呆住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頓時幾個響頭重重磕在地上。

“王爺大恩!小老兒全家以後當牛做馬伺候王爺!”

明朝得匠戶從來都是世襲的,子孫萬代,永遠別想改行。對這老匠人來說,明顯給王府當僕役前景更好。

朱弘棟帶著人在府庫裡忙忙碌碌,一直忙到下午,才算把想要的東西挑揀出來。

朱弘棟直接把兵營的兵丁調出來,手抬肩扛的把現在用得到的東西一批批的送回兵營。

等回到兵營,朱弘棟把現在用得著的裝備直接下發,本來缺甲少槍計程車兵,現在終於配齊了。

全軍八千人,全副武裝起來,盔明甲亮,煞氣騰騰。

朱弘棟看了非常滿意,戰鬥力現在不好說,至少架子已經搭起來了,冷丁一看還是很能唬人的。

朱弘棟非常明白,他的新軍目前真的是隻有架子,現在如果拉出去和人對戰,一準兒得拉稀。

好在有一個好處,朱弘棟的新軍,基本上全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都是沒有從軍經歷的菜鳥。

新兵雖然比較菜,但是一張白紙好作畫,訓練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唯獨朱弘棟從紹興帶過來的兩個營頭,算是由老兵組成的,不過這些老兵經過一輪的淘汰,再經過一次整編,倒也不用擔心染上舊軍隊的臭毛病。

朱弘棟擂鼓聚將,將他的新軍所有軍官全都召集起來。

朱弘棟的新軍現在有八千餘人,正好分成兩個團八個營。

現在一團團長是東陽整編時的一營營長周順,二團團長則是原二營長邢季。

眾多軍官來到兵營裡的中軍白虎節堂時,就見白虎節堂正中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面放了兩杆火槍和一把丈八長矛。

一群軍官滿頭霧水的看這個朱弘棟,搞不明白王爺這是打算幹嘛。

朱弘棟滿意的看看下面的軍官,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教導連學員,是當初他篩選出來的與清軍有血仇的那一批人。

這些天只要有空,他就儘可能給教導員上上課,無論是給他們講故事,還是教他們認字兒,總是要一點一滴的把這些教導連學員培養出來。

“現在武器裝備已經到位,今天我給大家仔細講一下,咱們新軍主體的配置和戰術。”

“咱們新軍採用的是四四制,這種結構編制結構,主要是為了以後與清軍進行大會戰,防禦清軍的騎兵部隊突襲而準備的。”

“對於一個軍隊來說,它的武器裝備越統一,指揮複雜度越小。”

說這朱弘棟拿起桌子上的一杆火槍,舉著火槍說道。

“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就是咱們軍中常用的火銃,又叫鳥銃。”

“這個鳥銃咱們在府庫裡找到好幾千杆,足夠裝備咱們新軍了。”

“但是這種鳥銃有個弱點,它的穿甲能力不強,射程也比較近。真的跟清軍打去了,會顯得比較雞肋。”

“所以鳥銃只是咱們暫時培訓士兵熟練操作的過渡性武器。”

說著朱弘棟拿起另外一杆火槍。

“這個,才是咱們以後將要裝備的主要武器,這是魯密銃,他的殺傷力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並且他不僅可以到火銃用,他同樣可以安裝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