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當天晚上照常回到兵營休息,還沒等睡著就聽方大陸稟告,說是有金華知府來拜訪。

朱弘棟連忙披上衣服走到門外,就見到一個緋袍官員,那官員一見到朱弘棟當即施禮拜見。

“小臣朱梅溪見過王爺!”

朱弘棟有些疑惑,當即便問道。

“朱知府,不知您深夜來訪所為何事?”

“王爺,我奉監國魯王之命,將金華府的部分錢糧交於王爺。”

朱弘棟一聽這話不由得心中欣喜,沒想到魯王的效率這麼高,吃完飯的時候剛提起這事兒,睡覺的時候知府就親自登門了。

朱弘棟知道是送財童子來了,趕緊把知府往裡面讓。

朱梅溪走進屋裡,頓時歎為觀止。

因為屋裡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陳設,除了一張睡覺的床,就只有一張書案和幾把椅子,甚至連個衣櫃都沒有,王爺的袍服甚至只是簡單的疊放在椅子上。

朱梅溪從來沒想到王爺的房間居然會是這樣,他吃吃艾艾半天,最終臉上露出真誠之色。

“王爺真的令人佩服!”

朱弘棟灑然一笑。

“國家喪亂,我輩正該奮起,挽狂瀾於既倒,本王身為朱姓子孫,更是責無旁貸,本王不以身作則,難道看著別人為我朱家江山拋頭顱灑熱血不成。”

聽著朱弘棟的話,朱梅溪深受震動。

“如果人人都如同王爺這般,天下哪裡會敗壞到如此地步。”

“千人千面,在甲申國變這種世事大棋局之下,絕望者有之,沮喪者有之,言我中華必敗者有之,但一身錚錚鐵骨逆流而上者同樣有之。”

“本王不才,願意做那逆流而上者,喚醒人們心底的熱血,把那些同道之人聚攏起來,大家形成合力,由小變大,逐步撬動和影響大局,爭取一點一點把大明的頹勢扭轉過來。”

朱梅溪聽了朱弘棟一番熱血的刨白,心下感動不已,感覺心中某種沉寂的東西被喚醒了,他霍然站起,衝著朱弘棟深深的一拱手。

“王爺有如此志向令人佩服,小臣職責所在,雖然不能攀龍附驥,但也願略盡薄力,王爺如有所需,小臣定當竭力供奉。”

朱弘棟聽了哈哈大笑,一把扶起朱梅溪,牢牢的抓住他的手。

“願與朱知府共襄盛舉。”

…………

夜深了,朱弘棟獨自一人拿著朱梅溪留下的單子,認真觀看。

這張單子上記錄著金華府庫裡所有的物資,按照魯王的吩咐,朱弘棟可以支配其中的三分之二。

金華府好歹是一府之地,府庫裡的物資相當豐富。

裡面只是白銀就有十一萬兩,棉布粗布有三萬餘匹,絲綢、絹、帛等名貴織品,也有五千餘匹。

糧食還有十五萬餘石,各類雜糧包括餵馬的黑豆綠豆之類的也有三萬餘石。

除此之外各類棉、麻、大木、漆、膠、角等物不可勝數。

在金華府的武庫裡,現在儲存著良弓五千餘張,勁弩一千餘架,長槍三萬餘杆,燕翎刀五千餘柄,火銃八千餘杆,三眼銃兩千餘杆,虎蹲炮一百餘門,大將軍炮十餘位;火藥彈丸等物不可勝數。

各類札甲、棉甲、鎖甲、皮甲等總計六千餘套,各類戰襖,戰袍,戰靴等物以萬計。

營帳、各色旗幟、戰鼓、車輛、皮革、馬匹等雜項應有盡有。

朱弘棟看著如此豐富的物資心中感慨。

爛船也有三斤釘,大明朝的這些州府,即使經過這麼多年戰爭,也還是很能搜刮出一些東西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