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飢不擇食(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臣拜見王爺,小臣唯王爺馬首是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弘棟微微眯起眼睛,這盛王贊與其說是主動投誠,倒不如說被他一步步逼到不得不投效。
要說他的報仇之心,以及效力之心,到底有多強烈,這個就不好說了。
嚴格來說,盛王讚的整個家族都處在淪陷區,現在他在魯王這邊如果真的名聲鵲起,起到大作用,吳縣的家族恐怕就會危險。
按照清軍的德性,盛王贊又不是什麼聞名海內的重臣,一旦被清軍得知,盛王贊是抵抗力量的中堅骨幹,直接把他吳縣的家族屠了也就屠了,不會有絲毫猶豫的。
至於將他整個家族遷移過來,這事兒恐怕也不好辦。
盛王贊畢竟比較年輕,在家族裡話語權不會太大。
在這邊也僅僅是一個縣令,想要讓整個家族為他一個人換邊兒戰隊恐怕也不現實。
再說他家族是傾向於明還是傾向於清還真不好說。
這事兒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盛王贊倒黴,真的被清軍注意到,屠了整個家族。
朱弘棟也只能讓他節哀順變,以後為自己努力工作,做一個鐵桿的保明黨好了。
... ... ... ...
第二天早晨,朱弘棟再次催促著魯王朝廷早早出發。
朱弘棟衝著身後揮揮手,轉身迎著朝陽踏上官道,身後留下一個眼神茫然,心中忐忑的盛王贊。
在盛王贊身邊是四個親衛,這四個親衛是朱弘棟特意留給盛王讚的,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等清軍到來的時候,架起盛王贊就跑。
現在朱弘棟極度缺人,尤其缺能幹事兒的人,現在不管這個人抵抗意志堅不堅決,朱弘棟是飢不擇食照單全收。
反正只要把人塞進整個體系裡,被整個體系裹挾著,也只能不由自主的往前走。
隊伍沿著東陽江順流而下,很快就到達了義烏。
朱弘棟一路走來,一路收颳著沿途的船隻和漁民,等到達義烏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一支由幾十條漁船渡船組成的袖珍水軍。
這支水軍是徹底的烏合之眾,全都是當兵還沒有滿一天的菜鳥新兵。
在義烏渡江向北,進入義烏城。
義烏不過是個小城,但是此城在朱弘棟耳中如雷貫耳,因為戚繼光在義烏招募的礦兵聞名天下。
既然路過義烏,就絕不能放過大名鼎鼎的義烏兵。
東陽距離義烏很近,當隊伍入城的時候,剛剛過了午時。
義烏縣令周士英早已等候在城門口,將魯王迎接進義烏城,周士英就要跟著去服侍魯王,結果被朱弘棟一把抓住。
“義烏縣,先不忙去喝酒,本王找你有事。”
周士英回頭發現是一個同樣身著蟒袍的人,不敢怠慢,連連拱手。
“不知王爺是?”
“本王是魯王六子朱弘棟。”
“王爺有何事吩咐小臣?”
“據我所知,戚家軍主要以義烏兵組成,本王想在義烏招兵。”
周士英一聽這話頓時有些犯難。
“不瞞王爺,戚大帥時確實從義烏招了很多兵,並且戚大帥過世之後,朝廷以義務兵勇悍敢戰,長期在義烏招兵,這一招就是四十年。”
“義烏原有一萬五千戶,經過四十年的徵召,到了萬曆十九年,整個義烏只剩下一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