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報紙發行李治製鹽(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只如此,還有越州出現了一夥盜賊。
還有長安鹽田湖那裡,一個新的作坊“晉王鹽業”開業,規模巨大。
還有青海高原上,高原東北緣的祁連山擁有鐵礦。
鏡鐵山也有鐵礦。大通河流域煤的儲量很大。
西寧附近有石膏、芒硝,且儲量大、質量好。
再有祁連玉石可造“夜光杯”。
等等、等等。
這些訊息,可謂是琳琅滿目,甚至還有小半頁全是文章。
這文章,俱是李盛唐找來的歷朝狀元公所作,文采斐然。
韋玄禎看的懵圈,“這是誰家賣的?”
“還能有誰,當然是吳王府了。”
韋玄禎覺得自己腦袋昏沉沉的,直接眼前一黑……
我勒個草,我韋家辛辛苦苦,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才弄出了這麼一個驛傳。
這可是他們家族花了小半年,挑選許多精明強幹者,又沿著官道,弄了不少馬匹。
好不容易折騰出來了這個,結果,你吳王小屁孩居然這樣搞?
你們吳王府耳目靈通倒也罷了,這一點,韋玄禎是服氣的。
他們吳王府有的是錢,無論是人力物力,肯定都比韋家要強。
比如吳王府,甚至可以做到在沿途官道每隔五十里,直接設定類似於驛站一般的客店,讓人養馬。
而後派精壯騎士,沿途接力,日夜不停的將最新的訊息從各州送至長安來。
他們完全可以不惜花費十倍以上的錢財來幹這樣的事。
因此,吳王府的訊息比韋家的訊息更快,韋玄禎也並不會覺得意外。
可問題就在於,吳王府這群狗東西,他們得了訊息,竟連夜印刷出來,弄得天下皆知。
把這訊息,三十文就賣了,那我們韋家怎麼辦?
在各地安插耳目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比普通人更早得知天下的大事嗎?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那還有什麼意義?
韋玄禎雙手緊緊地捏著報紙,眼睛則死死的盯著這報紙裡的內容。
他幾乎可以確信,報紙裡的任何資訊都是最新的,有的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
“韋公,韋公,你怎麼不說話了,你倒是說話啊。”
刑部主事周常見韋玄禎神色不對勁,於是忙低聲呼喚。
韋玄禎還是兩眼直勾勾,一言不發,中了魔怔?
卻在此時,便聽到有人紛紛道,“吳王殿下好,吳王殿下來了。”
一聽到吳王殿下三個字,韋玄禎眼睛一下子充了血,整個人氣血上湧。
可老半天,他還是像石雕一般,愣在那裡。
看著李格那張胖乎乎的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格好似很高興,並且他來遲了。
下了馬車,見許多人紛紛向自己示好,便很高興的朝大家揮手,一面道。
“大家記得來買報啊,大唐日報,這東西可好著呢,裡頭有不少好東西呢!”
韋玄禎驟然間,已覺得自己要炸了。
耳邊,卻依舊只聽到有人吹捧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