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隋煬帝做了兩件好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廣對望族門第不屑一顧,一意孤行,還是堅持做了。
李世民也搖頭。
皇后說道,“賢弟,都說隋朝二世而亡,科舉制是滅亡的開端,此事斷不可行。”
李盛唐搖頭說道,“你們太低估楊廣了,他也算是個有魄力的皇帝
他就好比曹操,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
聽到李盛唐翻案,眾人大為震驚。
隋文帝遺留的好好一個王朝,被楊廣毀了,所有人都在罵他。
只有李盛唐說隋煬帝的好處,這是什麼理由?
“來,我給你們說說啊。其他不說,就說兩個事情,第一個是科舉制度,都說科舉制度是隋朝滅亡的開端,此言大謬矣!
隋煬帝在於操之過急,朝中高位都被名門望族佔據,他不除掉這些豪族,就想推行科舉制度,這是非常幼稚的。
你想想,如果你是大臣,佔據高位,楊廣卻要從寒門選舉出來,把你替換掉,你不造反嗎?
現在朝中世族的官員去掉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族長、長老之類,他若敢造反,不怕抄他全族嗎?
所以,現在實行科舉,正當時,老李啊,我告訴你啊,楊廣發明的科舉制度,實行了一千多年。”李盛唐搖頭說道。
李世民被震撼到了,導致隋朝滅亡的科舉制度,居然實行了一千多年,難道說楊廣不是無道昏君?
杜如晦聽得入迷。
“所以說,推行科舉制度,是楊廣為後世做的極大貢獻。”李盛唐說道。
“還有,李二如果實行科舉制度,後人不會說他不好,我記得哪個詩人稱讚他,太宗皇帝真國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李盛唐隨口說道。
PU!
麻辣個雞子,李世民氣得要吐血,朕還沒死呢,你居然就給朕起了諡號……太宗皇帝,唐太宗?
房玄齡和杜如晦不敢說話。
這個李盛唐真敢說,居然當著陛下的面說諡號,換做其他人,早就拖出去亂棍打死。
“科舉制度是第一個,還有第二個修大運河,這楊廣確實太草率,徵調了那麼多民夫修建大運河。
可是大運河打通了南北水系,從此江南的物資可以水運到北方。
老李,你是糧商,你應該清楚,揚州那邊的米是從大運河過來的吧。”李盛唐說道。
李世民點頭,的確如此。
長安、洛陽這邊的糧食,都是從大運河過來的,水運是最省錢、最省力、運輸量最大的。
“當然,楊廣這廝也有不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好一個家底,居然玩沒了。”
李盛唐搖頭,“所以,亡國之君的帽子摘不掉。”
“那按照賢弟的說法,李二應該實行科舉制度?”李世民問道。
李盛唐這麼說了,李世民心裡其實已經打定了主意,就實行科舉制度。
“對啊,就是實行科舉制度。
這個科舉制度採用考試的方式,只要能透過科舉考試,不管出身怎麼樣,都可以做官入仕途。
還有老李,記得跟李二說,別搞什麼士農工商,平等點。”李盛唐說道。
壓制商人的後果就是到了近代史,華夏開始沒落,把資本主義的萌芽掐死了。
李世民點頭道,“對對對,如此一來,天下有能之士都可以入仕途。
這麼說,天下的英雄都被李二收羅了?妙計啊!”
皇后指了指李盛唐,笑道,“夫君,這個英雄可沒進去。”
李世民哈哈笑道,“賢弟不是英雄,他是鹹魚,好,就按照賢弟所說,實行科舉制度。我回去就寫好,讓李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