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回到皇宮太極殿,手書一道聖旨,說楊岌秋後問斬。

這樣做是為了穩住鄭浩然他們。

定了秋後問斬,他們不會那麼著急,也不會暗中阻撓辦案。

至於說聖旨不可違,李世民跟著李盛唐學得臉皮厚。

到時候反悔就是,大不了被魏懟懟狠懟一頓。

果然,聖旨到了刑部大牢,刑部侍郎大喜。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鄭浩然說,聖旨從宮裡出來了,楊岌秋後問斬。

朝中世家大族志得意滿,除掉了一個正三品的大員。

同時,李世民派人知會楊岌,讓他等著,不要在牢裡想不開自殺了。

一切安排好,李世民讓姚公公把張玄素叫進來。

沒多久,張玄素來到,“微臣拜見陛下。”

李世民讓姚公公關門,屏退眾人。

“張御史,朕有一案子要你秘密去查。”李世民說。

“可是楊岌庫銀案?”張玄素問。

“正是!”李世民低聲說。

張玄素已經聽說給楊岌下了秋後問斬的聖旨,心中其實很失望。

他知道楊岌有冤屈,可是沒證據。

“剛才進宮,微臣聽說聖旨到了刑部大牢,微臣還以為陛下真的以為楊岌貪汙了呢。

陛下儘管吩咐,微臣萬死不辭!”

李世民把計劃跟張玄素說了。

張玄素驚訝道,“陛下,楊岌的性命如何能交給一個孺子身上。”

狄仁傑才五歲而已,怎麼能讓他去查案子,活了幾十年,沒見過這樣的。

李世民搖頭說,“你莫要管這個,你去便是,還有,此事不得讓第三個人知曉。”

張玄素自然明白,關於皇帝的事情,做臣子的是不能亂說的,

有個罪名叫做洩露宮闈秘密,這是大罪。

“微臣遵旨。”

張玄素當晚回去,只說身體不適,告假半個月。

大理寺和刑部以為張玄素在為楊岌鳴不平,故意託病推辭不上朝。

他們很得意,覺得既殺了楊岌,又打擊了張玄素。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和上官雲到李家莊去,狄仁傑收拾好了東西。

上官雲趕著馬車,抱起狄仁傑上車。

“一個人出遠門,怕不怕?”上官雲捏了捏狄仁傑的臉。

“好男兒志在四方,怎麼會怕呢?”狄仁傑回答。

“喲,才幾歲啊,就男兒志在四方了。”上官雲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