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偷漏稅重,設稅務局(第3/3頁)
章節報錯
並且這兩百萬貫,還是以最低支出預計的,稅吏不是普通的小吏,他們需要懂賬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勉強讀書寫字以及算術。
因此,要招攬這些人,一年三十貫,已是最低費用。
以臣預計,還有其他的費用開支,只怕要在四百至五百萬貫以上,用朝廷一成的稅賦,來養活這些專門收取稅賦之人,實在是不可想象。”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點頭,而後目光落在了魏懟懟的頭上,“魏卿可有理由嗎?”
“因為非如此不可。”
魏懟懟很淡定,他道,“杜公為數百萬貫的成本而痛心,臣也是感同身受,可恰好,臣這裡,有一份關於萬年縣的稅賦調查。”
萬年縣就在長安,便於就近查證。
魏懟懟道,“萬年縣的稅賦,一直都是萬年縣令徵收,去歲的時候,徵來的糧食是七千九百石,得錢七十七萬貫,除此之外,還有布匹、絲綢之類,不計其數。”
眾人默然,萬年縣佔據半個長安,人口眾多商業繁華,是大唐重要稅收之地。
魏懟懟繼續道,“這個數目是對的吧,諸公要不要去核查一二?”
許敬宗道,“不錯,戶部那裡大致是這個數,前些日子,我看過這個賬目。”
眾人覺得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因為這些年來,萬年縣的數目大致就是這麼多,可能有時多一些,也可能少一些。
魏懟懟登時道,“陛下,可是,臣又專門一戶一戶的進行了調查,專門列了一個賬目,羅列了萬年縣絕大多數商戶、百姓的繳稅情況;
卻發現,他們繳納的稅賦,實際上遠遠超過了兩百萬貫,糧食則繳納了近兩萬石!”
兩個數字對比,差距這麼大,這說明了什麼?
跑、冒、滴、漏,何其猖獗!
嘶~~!
政事堂一片嘶聲。
有人質疑問,“你算得準嗎?”
也有人顯得很驚異。
李世民的臉一沉,卻依舊沒有吭聲。
“這個調查,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了準確,所以調動了不少人力物力,需一家家的拜訪、清算,花費了無數的功夫,花費的力氣也是驚人。
這個數目,若是諸公覺得不對,可以再核驗一次,賬目就在臣的家裡,明日可帶過來,懇請陛下與諸公細看,若是有哪裡覺得含糊不清的地方,臣可以解釋。”
調查由李格與魏懟懟主持,李盛唐指導,真的是調動了不少人力,李家莊的學生、李格府上文吏、侍衛,李治府上的文吏、侍衛,怕不有千把號人。
魏懟懟說話,不疾不徐,可許多人心裡起了驚濤駭浪。
不說其他,單單以錢而論,萬年縣這邊收到的只是七十七萬貫;
可萬年縣上下的百姓、商人,以及各個作坊,實際付出的稅賦,高達兩百多萬貫。
那麼,超出來的一百多萬貫呢,到哪裡去了?
這都是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