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給房杜上歷史課(第3/3頁)
章節報錯
李盛唐抱著李世民的女兒,開口道,“大唐和突厥必有一場生死決戰,不是大唐滅了突厥,就是突厥滅了大唐。”
李世民點頭,這話沒錯,上次突厥打到了長安城下。
隔著渭水,李世民急中生智,叫了許多城內百姓在長安城頭走動,讓突厥以為長安城內兵力眾多,頡利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中原人講兵法,詭計多端,萬一來個伏兵,損失必然慘重;
再加上李世民把國庫掏空了,給了頡利大量金銀財寶,頡利才退兵。
如果當時沒有這計策,頡利早就攻破長安城,關中平原就成了突厥人的牧場了。
房玄齡卻捋著鬍鬚,搖頭說。
“不然,我大唐乃是農耕,突厥是遊牧,突厥南侵不過是為了錢財,攻滅大唐之事,恐怕頡利沒想過。”
杜如晦感覺李盛唐和房玄齡說的都有理。
李盛唐微微笑言,“房管家匹夫之見,村夫之談,不通時務,不知古今,果然是見識太低!”
不通時務,不知古今,見識太低?
房玄齡差點被氣死。
要知道,房玄齡可是博古通今的學者型宰相,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就是房玄齡編纂的。
他可是個飽讀詩書的人物,自負肚裡乾坤,卻被李盛唐鄙視見識太低,房玄齡的鬍子,都要炸了。
長孫皇后暗笑,這個房玄齡平日裡在陛下面前引經據典,說得陛下一愣一愣的;
讓陛下還要去御書房查資料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沒想到他也有被人鄙視沒文化的時候!
“小李道長,突厥南侵不過是為了掠奪錢財,如果朝廷不存在了,他們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掠奪?所以突厥只是邊患,不是存亡危機。”房玄齡不服氣。
其實按照他的說法,也沒錯。
遊牧民族不會種地,只知道養羊放牛,布匹鹽鐵全靠和大唐貿易,當然,平時是做生意,打仗就是明搶。
“小李公子,不是我老杜多嘴,頡利如果想攻破長安城,那就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杜如晦說。
他和房玄齡一個看法,都認為突厥只是為了掠奪,不會威脅朝廷存亡。
“你們兩個啊,飯吃得多,酒喝得多,你可以稱為房飯袋,你可以稱為杜酒囊,一個酒囊、一個飯袋。
老李,你可真有本事,天下這麼大,你居然能得到這兩個酒囊飯袋似的臥龍鳳雛。”
錢姬遞了一把扇子過來,李盛唐輕搖摺扇,搖頭嘆笑。
長孫皇后噗嗤大笑,上官雲忍不住笑了。
小長樂在李盛唐懷裡,咯咯笑言,“道長大哥,錯了錯了,他們不是酒囊飯袋,是什麼房謀什麼斷。”
長樂公主依稀記得是房謀杜斷,但是年紀還小,記不清。
李世民看他們兩個憋屈的樣子,心中暗爽,房謀杜斷成了酒囊飯袋,看你們還敢囂張。
房玄齡和杜如晦氣得半死,臉都是黑的。
如果在大街上見到,肯定會大罵李盛唐就是個刁民。
可現在李世民和李盛唐稱兄道弟,長樂公主這麼喜歡李盛唐,說不定日後就是駙馬爺,惹不起,惹不起!
“小李公子,那您說,突厥為何要滅了大唐?”房玄齡很不高興。
“來來來,我給房飯袋講講歷史。”
李盛唐輕搖摺扇,長樂公主躺在李盛唐懷裡,錢姬捏著腳,十分囂張。
“好,洗耳恭聽。”
房玄齡冷冷說,我房玄齡飽讀詩書,特別是對歷史那是如數家珍,居然跟我講歷史,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