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指點皇后以謀天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孫皇后慌忙解釋,“我們做生意的,如果不關心朝政,恐怕會要虧死。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未雨綢繆,好比如果知道天要下雨,我先囤積傘,豈不是倍增的利潤。小李道長少爺若是告訴我日後朝政會如何,我也好賺點小錢錢。”
這個解釋說得通。
自漢朝以後,最大的買賣都是官府的,比如鹽鐵專賣,只要是掙錢的東西,都在官府手裡,所以商人都和官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其實不復雜,第一個就是大修水利。關中平原有三大河流渭河,涇河,北洛河。
這些地方的水利設施從秦國以來一直在修建,但自東漢之後,逐漸荒廢,特別是三國魏晉之後,加上隋末動亂,就逐漸荒廢了。
就說今年吧,若是之前有過興修水利設施,秋洪就有地方洩洪蓄水了,水災就不會這麼嚴重了,而且,明年春夏還有乾旱,後年、大後年,還有旱災,到時候可以開閘放水灌溉。”
長孫皇后極為震驚,居然還要連續乾旱四年,這個道長少爺果真是神仙也!
“今年冬天下的大雪,到明年初春解凍,如果興修水利及時,還可以蓄一波水,勉強應對明年的夏季乾旱。至於秋天,還有洪災。可在夏季乾旱時疏浚河道,讓洪水入黃河,洪災也不打緊。”
長孫皇后再次驚歎,此人真是神仙啊,他能算天機!
其實並非李盛唐會神機妙算,能算天機,即便是到了現代社會,天氣預報也不是很準確的,就連明天的颳風下雨都說不準,更別說幾年以後天氣如何。
只是因為他在第一次穿梭前做過功課,在網上搜尋了許久,專門瞭解唐朝的歷史,看過貞觀年間的水旱災害記載。
“這是一個長遠之策。若是興修好了水利設施,往後幾年,雖然天氣不好,但也就不會再有今年這樣大的損失了;
到了那時候大唐百姓自然人人稱頌李二是一個好皇帝。老百姓嘛,最重要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有飯吃有衣穿,其實誰當皇帝他們根本不在乎。”
李盛唐慢聲細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錢姬乖巧地拿起一片西瓜,餵給李盛唐吃。
長孫皇后感覺自己的三觀稀碎!
李盛唐說的這一番話,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句句都震撼人心,但是卻又合情合理。
改朝換代那麼頻繁,誰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他們就支援誰,根本就不在乎你這個皇帝怎麼得到皇位的。
長孫皇后又急切地問,“那眼前之急呢?剛才您不是說可以趁機打壓世家大族,又應如何做?”
長孫皇后極其聰慧,作為皇后,自然是既要看長遠,還要看眼前,總不能讓老百姓眼下沒飯吃,凍死餓死吧。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興修水利的事情不能等,否則拖到開春,來不及蓄水,夏季大旱,秋天又是洪災,李二豈不是完蛋。所以要現在開始修建水庫。”長孫皇后愣住了。
剛才的話都很合理,可是這一句話完全不像是一個神仙該說的話。
“可是小李公子,如今雪災,百姓飢餓,國庫空虛,此時大興徭役,豈非背道而馳?”
在關中三大河流興修水利,這可是大工程。
如今關中百姓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這個時候如果再修水利,豈不是暴君行為。
皇后實在不懂李盛唐是怎麼想的。李盛唐微微笑言,“常大娘,這做生意搞買賣,你是內行,可若是說治國理政,你是外行。”
上官雲正在喝茶,茶葉泡在水中隨著時間慢慢舒展開來,清香撲鼻,茶水為琥珀色,方入口微澀,久之即甘甜,口齒生津留香,剛才的油膩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