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牛,拉過犁,拉過車,還拉過婚車。

你想想,一千多年前的那位新婚女子,坐在牛拉的車子上,她曾有過怎樣的心情?

不像馬車走得飛快,不像驢車走得顛簸,牛走得很穩很慢,這正暗合了女子的心事,

謝謝你,牛,就這樣慢慢走吧,讓時光慢慢走,讓我一步一回頭,再看一眼我青春的容顏,看清楚老家的炊煙,在門口大槐樹上轉了幾個彎,才慢慢散入屋後的遠天。

牛啊,再慢些,忘不了你送我最後一程,我青春的最後一程,是你陪我走過的。但願千年之後,還有人記得你,還有人記得,一個小女子慢慢走遠的年華。

李盛唐估計,錢姬現在就在幻想著坐在牛拉的婚車上吧,當然那個新郎如果是她家的道長少爺,那就更完美了。

“放心吧,按照律令,病死凍死的牛可以吃。”李盛唐說道。

李盛唐覺得,其實他不過分,華農兄弟才過分。

一箇中年人,身材魁梧,身上穿著厚厚的黃色軍大衣,從外頭走了進來,拍了拍身上的雪。

這人說道,“道長少爺,外面的積雪都快齊腰深了,聽說雲陽縣的百姓都斷糧了,哎,真是作孽呀,去年被頡利可汗掃過一次,今年夏天大旱,秋天又遭了水災,糧食歉收,如今又是雪災,真是可憐!”

此人是老餘,是酒樓掌櫃餘來富的堂哥,叫餘有福、大家都喊他老餘,前隋朝校尉、李家莊村長兼保安隊長、李盛唐的管家。

老餘的意思很明顯,想接濟雲陽縣的百姓一些糧食。

李盛唐擺擺手,“老餘,這不是我們該討論的事情,你跟錢姬去看看今天哪隻耕牛發燒感冒了,救不活就吃了吧。”

老餘嘴角抽搐幾下,“道長少爺,您這是頓頓要吃牛肉啊。”

耕牛在古代社會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戰略物資,私自屠宰可是重罪,更何況,李盛唐可不止讓殺了一頭牛,估計光牛骨頭恐怕就有幾千斤了,若是真讓官府發現,這罪可大了。

更加離譜的是,他不僅自己吃,他還分肉給村子裡年齡大的老人們吃,否則他一個人又能吃掉多少。

不過道長少爺也是很雞賊,他把牛骨頭磨成粉,再加上雞糞、牛糞、人的翔,堆在一起做堆肥,還美名謂之曰綠色自然迴圈,來自大自然,再回哺大自然。

如此,消屍匿跡,也不怕被官府發現證據。

“放心吧,按照律令,凍死的牛可以吃。”李盛唐說道。

李盛唐覺得,其實他不過分,華農兄弟才過分。

那麼可愛的竹鼠,不是感冒就是嚇傻了,提起來就下鍋煮了。

不過,李盛唐如今反倒感激華農兄弟,他們吃竹鼠的藉口,李盛唐完美借鑑過來吃牛肉。

飼養牲畜,有個現代名詞叫做料肉比,初次聽說的人,會感覺這個概念很高大上。

它的意思,就是吃多少飼料,才能長一斤肉,喂大一頭牛是很花時間的,成本是很高的。

這暫且不說,光是法律風險就賊大、賊大的。

農民需要靠耕牛完成播種收穫,為了促進農業生產,不得隨意屠宰牛,李世民登基後,直接就把這條規定列入了《唐律》,私自宰殺耕牛要判兩年刑。

因此牛肉也變成違禁食物,一般人都吃不到,李世民作為皇帝自然要做表率,也不再吃牛肉。

所以,李盛唐這就是頂風作案。

“別廢話了,去吧。還有,倉庫裡的棉大衣,發給莊子裡的50歲以上老人家,每人一件;還有,昨晚上的羊肉還沒吃完呢,給門口狐狸加餐吧。這天怪冷的,別讓狐狸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