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五年計劃陛下太妖孽(第1/3頁)
章節報錯
既然,李盛唐跑了,李世民也沒必要在這呆了,那就回宮吧。
皇宮,兩儀殿。
想了一會兒,李世民要隨侍太監姚公公把房玄齡、杜如晦、戶部尚書戴胄、工部尚書唐儉找了來。
五年計劃涉及極多,大量的都是民生方面的事,民生方面一般都是戶部、工部尚書主持,所以把戶部尚書戴胄、工部尚書唐儉也宣了來。
進來後,李世民把制定五年計劃的事說了出來。
說完後,李世民翹著二郎腿、得瑟地問,”四位卿家,你們覺得如何呀?”
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
貞觀初年,天下初定,朝章國典還很不完備,他與兵部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掌朝政,亭臺樓閣等建築物的規模以及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他們二人所制定,在當時獲得美譽。
兵部尚書杜如晦自然是關心軍隊建設,戴胄是做民生、後勤保障的,工部尚書唐儉是理所應當的執行者之一。
四人聽完後,大為震驚!
妙啊,陛下大才呀,居然想出瞭如此治國之奇策!
”陛下所言曠古未有,此乃治國之奇策,但是此事太過龐雜,只怕一時間不能完成。”
李世民即笑言,”此事不急,朕只是召你們通個氣,你們回去考慮、考慮如何做,明日朝堂上再議。”
第二日早朝,李世民端坐龍椅。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炭頭尉遲、程大魔王、小孟嘗秦瓊、段志玄、侯君集、屈突通、張士貴、魏懟懟、戴胄、唐儉、李靖、牛鼻子李績、程大魔王、炭頭尉遲等人都在。
還有一幫子世家大族官員,站在下頭。
姚公公例行公事、扯著公鴨嗓子大喊,”陛下有旨,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於是,嗚哩哇啦,……,等到亂七八糟的家長裡短等等煩鎖事說完。
李世民向房玄齡、杜如晦、戴胄、唐儉,遞個眼色,四人明白,李世民要開始表演了。
杜如晦裝模作樣開始稟奏,“臣有本奏,如今陛下初登大寶,百廢待舉,朝務繁雜,因此,臣請示陛下如何面對目前的複雜局面,如何治理國家?請陛下示下!”
李世民即對房玄齡說,“房卿,你那裡平日是如何做的?”
房玄齡知道李世民的意思,昨天都排練過了。
房玄齡出列稟奏,”陛下,今年下半年以來,關中接連出現水患,又兼遇秋收糧食歉收,關中地區鬧饑荒,糧價狂漲,一斗米值一匹絹,可謂是天災連連,百姓苦不堪言;
朝堂上下忙碌不停,但卻都是遇事說事,沒有一個預先計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諸事皆無一個完整頭緒;
聽說工部甚至有一個郎中為了解決水患問題,三月未曾歸家,整日奔波在關中各地,如此幹吏,真是難得啊;
這個水患需要整治、大力整治,但是水患問題各地都有,以往都是有患才治,無患即止,沒有一個長遠計劃。”
李世民佯裝驚訝,”呀,工部竟然能忙碌成這樣,這樣可不行,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忙忙碌碌,忙得天昏地暗,卻不曾忙出一個好的頭緒,各位愛卿你們說該怎麼辦?”
此話一出,大家世族們的鴻儒大臣們,皆縮著頭、不吭一聲。
水患、糧食歉收,各種天災,這都是千百年就不曾有中斷過的事情,歷朝歷代,哪一個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患才治,無患即止,你現在叫我們想個好辦法杜絕天災,怎麼可能?
我們又不是雷公電母,能夠調節雨水,更不是天庭玉皇、東海龍王,可以呼風喚雨,水多了,可以調走,水少了,可以降雨。
沒法子,絕對沒法子;
大家都有土地,都是靠天吃飯,老天賞臉,就多吃一口,老天不賞臉,也餓不著咱們!
我們都是凡人,天災誰能治得了,誰也不能!
大不了換個皇帝唄,是你李家當皇帝,又不是我家,這老天爺,他不下雨和雨下多了,與我何干!
大家都不說話。
見沒人說話,李世民故意問,”眾位愛卿,為何都不說話,就沒人能想出個好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