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持潛龍先滅英倫(第3/4頁)
章節報錯
如此大能反施於水流,便使洋流發生變化,抑且這般過程並非一次,而是反覆不已,力量重重疊加,終至倒海翻江,呼風喚雨。所以說,若將大海看作一個武學高手,潛龍便是它的丹田。
鯨蹤已過,接下來就是猿鬥尾了。賀奇避開鯨魚群和大烏賊的爭戰之地,進入了面前的一片凌亂礁石群中,一走進去,就發現海浪滔天,無邊無際,一重接著一重的浪花向著他拍來,彷彿要將他磨成粉末一樣。
“潛龍水陣,防止外人進入!”賀奇喃喃道。
潛龍,被梁蕭放在一個小島上,而此時小島上荒涼至極,沒有一人,為了防止有人靠近潛龍,意外得到潛龍,故而設定下水陣,進行阻擋攔截。
賀奇體內顯脈與隱脈相互貫通,真氣生生不息,好似魚兒一般,分開浪花,向前前進,浪潮一波接著一波,無群無盡,卻攔不住他。
在天子望氣術下,潛龍水陣的破綻被看出,順著薄弱出進入。
一番拼搏之後,賀奇進入了礁石群的中心,舉目四望,終於在一座黑礁之上看到了一隻石猴蹲在頂上,舉手托腮,似臥非臥,尾巴尖兒如蛇頭昂起,指向東方。
按照石猴指引的方向,賀奇運起“乘風蹈海”,直接踩著海底無處不在的暗礁前進。一路駛去,石猴接連出現,或蹲或臥,或人立打望,或抱拳撒歡,每隻石猴,神態各異,有如一個個路標,指引著賀奇不斷在狂濤惡浪間忽東忽西,穿行不定。
經過第六尊石猴雕像時,水勢忽然一緩,浪濤漸小,水色變清,不多時,波平浪靜,海面微微起伏,細密波浪漸遠漸無,只餘如鏡水面,映出一帶島嶼。
那座島嶼孤獨佇立,別無依傍,島上草木茂,鬱郁蔥籠,四面環繞蔚藍海水,乍一瞧,就如鑲嵌在藍水晶上的一塊翠綠寶石,鮮亮奪目,映日生輝。
“終於到了!”
賀奇大鬆一口氣,上了海島之後,開始運轉蟄龍眠,修養體力,等到醒來之後,天色已經黑了。
第二天,賀奇開始在島嶼上行走,權當是觀光旅遊,一路上樹藤交纏,草木齊身,一眼清泉彙整合溪,叮叮咚咚流向大海。溪邊散佈若干藥材,田七,黃芪,天門冬,均是中華之物,想來是那花曉霜所栽種。
溪迴路轉,樹木漸稀,前方陡然開闊,一座觀星石臺平地而起,下寬上窄,形如金字,階梯嚴整,面朝大海,雖已藤蔓叢生,苔蘚斑駁,然而氣象巍峨,一如故往。
分開一處長草,只見渾天儀旁,蜷著一尊石猴,穆穆端坐,正是搖光猴無疑。石猴身後,亦有一根尾巴,高高翹起,指定遠處,順勢望去,下臺的石階在日光下投出一片暗影,沒入一片嵯峨礁石。
注視猴尾所指之處.此時日已向西,天邊湧出絢爛霞彩,階梯暗影徐徐收攏,變化得細細長長。太陽越西,石階陰影越像一隻大蟒,頭尾俱全,栩栩如生,腰身彷彿從黑暗中汲取靈性,搖頭擺尾,與西沉的夕陽背道而行,遊向大海。
隨著時間的推移,夕陽已漸漸沒在觀星臺後,蛇影越變越細,終於化為一點,鑽於礁石下方,渺無蹤影。
賀奇直接一掌揮出,雄渾的掌力勢如破竹的轟開了石壁,露出一扇圓形石門,門有銅環。奮力提起,石門哐然洞開,森森寒氣撲面而來。定眼望去,石門之下,一排石階蜿蜒曲折,通向幽冥深處。
賀奇縱身進入了石門,開始進入潛龍的核心位置。沿著密道一路向下,腳底隱隱傳來顫動之意,行了二十餘丈,忽然聽見轟隆之聲,連綿不絕,既似野獸咆哮,又如風雷怒號,更如某個龐然大物,在夢中大聲呼吸。
走到一半,怪聲忽止,四周死般沉寂,呼吸可聞。而這寂靜持續不久,異聲又起,越是向前,聲勢越大,驚心動魄。這麼響一陣,靜一陣,百步之間變化數次,前方道路透出幽幽藍光,四周牆壁忽變透明,牆外波光盪漾,游魚成群結隊。
至此方才驚覺,他已身處海底,驚訝之餘,又覺不可思議,那怪聲仍是響個不停,每響一次,四周牆壁皆有餘震,魚群也如受了大力吸引,消失無影,等到寂靜之時,突又重新出現,似被激流衝回一般。一旁的水藻亦是如此,聲響時向前倒伏,聲停時又直立搖曳如初。
一時瞧得呆了,怔立片刻,好半響之後才反應過來自己是來幹什麼的。疾走前進,過了不久之後,前方突然寬廣起來,一座軒敞大廳出現在他的眼前。
那是一座十丈見方的圓形水池,石堤分隔左右,勢如太極,左右二池,池水忽漲忽落,交替結冰沸騰,怪聲響時,左池水漲,右池虧落,左池結冰,右池水沸,沉寂之後,即又反之,一變為右多左少,右冰左沸,這般迴圈交替,永無休止,水汽氤氳。
走近一看,看到池邊銘文,那銘文以篆書雕刻三字:陰陽池,下方又以隸體刻下四行十二字:池水竭,潛龍死,池水活,萬物敵。
“這就是潛龍的樞紐——陰陽池嗎。”
原來整個島嶼,都是潛龍;而此次則是潛龍的樞紐所在。
在不遠處還有一口鐵箱,六尺長,四尺高,上有鐵閂,卻無鎖具。開啟一看,首先映出一口長劍,劍身極長,青石為匣,將近五尺。想來這就是西崑崙那一柄名震武林的天罰劍了吧。
賀奇將長劍抽出一看,劍刃鏽跡斑駁,極不起眼,揮劍劈砍,面前的堅石如同豆腐一樣被切成兩半。
“天罰天罰,好劍!”
賀奇讚歎道,開始尋找書籍,卻見除了算經,便是醫典,沒有他想象中的武功秘籍,更不用說是“周流六虛功”的奧秘了。
在箱子的最底下,是一卷《馭龍策》和一幅《萬國海國》。前者是駕馭潛龍的竅門,而後者則是整個地球的海陸地圖。
翻開《馭龍策》,其中大約寫道:潛龍渾圓如球,通身四百九十二竅,一百二十八脈,一入口,六十四機關。操縱之法頗為繁複,一旦有錯,必然指東打西,指南掃北,惹來莫大災禍。
以威力而論,潛龍共有七態:靜,守,行,驚,傷,破,滅。威力依次遞增,滅態威力最強,但沒試過,僅至破態,毀滅三島。
潛龍威力還與地利有關,若在冷暖洋流交匯處,威力最盛,潛龍行使之時,大半入水,但能發生漩渦,直通水面,故使呼吸不匱。潛龍今處守態,若要平息島外海陣,轉為靜態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