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此時,七個白衣人各出長劍,幻成一道光網,在安奉日身周圍了一圈。白光是個大圈,大圈內有個金色小圈。

忽聽得馬蹄聲響,一匹黑馬,一匹白馬從西馳來,卻是石清、閔柔夫婦去而復回。

原來他二人馳向汴梁,行出不久,便發現了雪山派弟子的蹤跡,兩人商量了幾句,當即又策馬趕回。

石清望見八人刀劍揮舞,朗聲叫道:“雪山派眾位朋友,安寨主,大家是好朋友,有話好說,不可傷了和氣。”

雪山派那魁梧漢子長劍一豎,七人同時停劍,卻仍團團圍在安奉日的身周。

石清與閔柔馳到近處,驀地見到賀奇左手拿著的鐵片,同時“咦”的一聲,只不知是否便是心目中那物,二人心中都是怦怦而跳。

石清飛身下鞍,走上幾步,說道:“小兄弟,你手裡拿著的是甚麼東西,給我瞧瞧成不成?”饒是他素來鎮定,說這兩句話時卻語音微微發顫。

他已打定主意,料想安奉日不會阻攔,只須賀奇一伸手,立時便搶入劍圈中奪將過來,諒那一眾雪山派弟子也攔不住自己。

那白衣漢子道:“石莊主,這是我們先見到的。”

閔柔這時也已下馬走近,說道:“耿師兄,請你問問這位小兄弟,他腳旁那錠銀子,是不是我給的?”

那魁梧的漢子姓耿,名萬鍾,是當今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的好手,說道:“石夫人,或許是賢伉儷先見到這個小兄弟,但這枚‘玄鐵令’呢,卻是我們兄弟先見到的了。”

賀奇忍不住吐槽,這些雪山派的傢伙很有凱撒的風範,所謂我看到,就成了我的。果然十分牛叉。

當然了,江湖中人嘛,誰的拳頭大誰的道理就大,這也不必多說了。

一聽到“玄鐵令”這三字,石清、閔柔、安奉日三人心中都是一凜:“果然便是‘玄鐵令’!”雪山派其餘六人也各露出異樣神色。

其實他七人誰都沒細看過那小丐手中拿著的鐵片,只是見石氏夫婦與金刀寨寨主都如此鄭重其事,料想必是此物;

而石、閔、安三人也是一般的想法:雪山派耿萬鍾等七人並非尋常人物,既看中了這塊鐵片,當然不會錯的了。

十個人一般的心思,忽然不約而同的一齊伸出手來,說道:“小兄弟,給我!”

十個人互相牽制,誰也不敢出手搶奪,知道只要誰先用強,大利當前,旁人立即會攻己空門。

賀奇卻是微笑不語,因為謝煙客就要到了。

這幾個人沒有察覺,可賀奇何等修為,早早看到遠處一個青袍人輕煙般飛來,這些人心情激盪,居然沒有一個發現。

謝煙客看到玄鐵令頗為興奮,隨口戲言說道:“還是給我!”

一個人影閃進圈中,一伸手,便將玄鐵令拿了過去。

“放下!”“幹甚麼?”“好大膽!”“混蛋!”齊聲喝罵聲中,九柄長劍一把金刀同時向那人影招呼過去。

安奉日離那小丐最近,金刀揮出,便是一招“白虹貫日”,砍向那人腦袋。

雪山派弟子習練有素,同時出手,七劍分刺那人七個不同方位,叫他避得了肩頭,閃不開大腿,擋得了中盤來招,卸不去攻他上盤的劍勢。

石清與閔柔一時看不清來人是誰,不肯便使殺手取他性命,雙劍各圈了半圓,劍光霍霍,將他罩在玄素雙劍之下。

卻聽得叮噹、叮噹一陣響,那人雙手連振,也不知使了甚麼手法,霎時間竟將安奉日的金刀、雪山弟子的長劍盡數奪在手中。

石清和閔柔只覺得虎口一麻,長劍便欲脫手飛出,急忙向後躍開。石清登時臉如白紙,閔柔卻是滿臉通紅。

玄素莊石莊主夫婦雙劍合璧,並世能與之抗手不敗的已寥寥無幾,但給那人伸指在劍身上分別一彈,兩柄長劍都險些脫手,那是兩人臨敵以來從未遇到過之事。

看那人時,只見他昂然而立,一把金刀、七柄長劍都插在他身周。那人青袍短鬚,約莫五十來歲年紀,容貌清癯,臉上隱隱有一層青氣,目光中流露出一股說不盡的歡喜之意。石清驀地想到一人,脫口而出:“尊駕莫非便是這玄鐵令的主人麼?”

那人嘿嘿一笑,說道:“玄素莊黑白雙劍,江湖上都道劍術了得,果然名不虛傳。老夫適才以一分力道對付這八位朋友,以九分力道對付賢伉儷,居然仍是奪不下兩位手中兵刃。唉,我這‘彈指神通’功夫,‘彈指’是有了,‘神通’二字如何當得?看來非得再下十年苦功不可。”

賀奇聽了心中覺得有些好笑。

金庸在塑造謝煙客這個人物的時候,身上必然黃藥師的影子。青袍、邪氣、高傲、武功絕頂,這些標籤都十分相似,相比之下,彈指神通卻是無所謂了。

說起來,在俠客行中,謝煙客沒有跟俠客島的人比試過武功。但在賀奇想來謝煙客的功夫必然不弱於俠客島,否則的話,謝煙客殺人無算,怎麼不見收到賞善罰惡令,還不是因為打不過。

當然,這不是說《太玄經》不夠厲害,只是那些笨蛋練不成而已。

石清一聽,更無懷疑,抱拳道:“愚夫婦此番來到河南,原是想上摩天崖來拜見尊駕。雖然所盼成空,總算有緣見到金面,卻也是不虛此行了。愚夫婦這幾手三腳貓的粗淺劍術,在尊駕眼中自是不值一笑。尊駕今日親手收回玄鐵令,可喜可賀。”

雪山派群弟子聽了石清之言,均是暗暗嘀咕:“這青袍人便是玄鐵令的主人謝煙客?他於一招之間便奪了我們手中長劍,若不是他,恐怕也沒第二個了。”七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他,都是默不作聲。

安奉日武功並不甚高,江湖上的閱歷卻遠勝於雪山派七弟子,當即拱手說道:“適才多有冒犯,在下這裡謹向謝前輩謝過,還盼恕過不知之罪。”

雪山派久居西域,常年不履中土,又是向來橫行霸道慣了,對謝煙客卻是不服軟。此刻,也唯有默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