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七章 馮公公是個體面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嘉靖不理會,還是黃錦,想著呂芳回來,到底給了面子,轉身揮手,“還不把這個混賬拖下去,打二十大板,教他好生長長記性,學一學怎麼在主子爺跟前說話……”隨即就上來幾個小太監把癱軟在地的馮保給拖了出去。
“陸炳,你說。”嘉靖又看向自己的奶兄弟。
陸炳背後全是冷汗,那位年輕的吳侯戴康飛為什麼聖眷在身,他是清楚得很。
想了想,他一咬牙,就說道:“陛下,微臣查了,是成國公府上的老管家,因為西城有個叫徐二的鹽商,被成國公的弟弟朱希孝賜姓朱,這個徐二,因為西城兵馬司一些新政,大約起了些齟齬,就跟成國公老管家抱怨了一番,老管家倚老賣老,去吳侯府說道,因為不認識吳侯,在吳侯府跟吳侯起了幾句齟齬……”
嘉靖冷笑,“這個齟齬,那個齟齬,真虧你二狗子讀過書……”陸炳聞言,頓時把頭磕在地上,“微臣該死。”
看著陸炳這副模樣,嘉靖也是沒奈何,該不該死的他清楚的很,只是,這些奴才們一個個不肯說實話,即便陸炳是他的奶兄弟,說話也是拐彎抹角的。
有些頭疼,他想了想,就吩咐黃錦,“去,把朕的乾兒子叫進宮來……”說著,怕黃錦不能領會精神,特意吩咐了一句,“叫你的人仔細些說話,那孩子脾氣暴,受不得委屈,真把你手底下人打死了,朕還得賠笑臉,說不得,那傢伙又得在朕這兒撈幾柄犛牛尾拂塵去……”
嘉靖所用犛牛尾,俱都是烏斯藏,撒馬爾罕等地方進貢來的,其中白犛牛尾極珍貴,皇家也不是說有就有的。
黃錦聽了嘉靖這話,心裡面那個委屈,萬歲爺這是偏心眼子偏到骨子裡頭去了,也不敢多說,趕緊起身去了。
他剛到門外一會兒,不曾想急匆匆又進來了,“主子,成國公在宮外遞牌子,說是要進宮謝罪。”
嘉靖微一皺眉,“先去辦你的事,讓他在宮外等著……”下面陸炳擦了一把汗,對吳侯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等康飛入了宮,先在宮門外看見一位穿蟒的跪在那兒,正詫異,裡面來回踱步的黃錦撣眼瞧見康飛,圓圓臉上頓時堆起笑,“幹殿下,快隨奴婢進宮,主子都等急了……”
一邊走一邊就問,“老黃,門口那跪的是誰?”
“那不是成國公朱希忠麼!”
嘉靖哦了一聲,回頭又看看,那傢伙賣相極好,一看就是一張正氣凜然的臉,下頜一把短鬚,格外襯托出氣質,心中就說,果然,大明都是顏值黨。
等到了殿門外,康飛又瞧見馮保趴在一張長凳上,未免一笑,“哎呦!這不是大太監呂公公的乾兒子馮保馮公公麼,怎麼被打屁股了?”說著,未免就訓斥旁邊那些太監,“馮保馮公公是個體面人,你們打屁股就打屁股,好歹把褲子穿好,露著個屁股,太失體面了。”
馮保有氣無力,他只是因為說錯話,打屁股是為了給他長記性,倒不是要打死他,那些太監都是此中老手,自然下手極輕,那屁股看著宣腫一片還出血了,其實回去養兩天就好了。
“多謝幹殿下關照。”馮保作為太監,那肯定是小肚雞腸的,但是,康飛雖然說話不好聽,可語氣卻的確是幫他說話的語氣,故此他必須要謝一聲,這是作為一個想往上爬的太監最基本的素養。
康飛看他這個態度,未免給他點了一個贊,“馮公公,我敢保證,你以後指定能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你要問為什麼,我只能告訴你,態度決定一切,你這個態度,就非常好,我跟你說,司禮監掌印太監那是什麼?那是內相,俗話說,宰相肚子裡面能撐船,你要整天小肚雞腸,看到的就自己跟前三尺,那怎麼當宰相?所以眼光要放長遠,你看黃錦,哪怕他是潛邸舊人,哪怕皇帝再寵信他,他都做不了司禮監掌印,為什麼?你別看他肚子挺大,腸子拖出來能做個十盤二十盤九轉肥腸,可肚子大不代表肚量大……”
他正跟趴在長凳上面的馮保瞎說八道,旁邊一個冷冷的聲音就說:“朕看你肚量也不大,居然還好為人師教別人肚量要大?要不,你進宮來頂替呂芳?”
說話的正是嘉靖,永壽宮逼仄,他在裡面就聽到康飛說話了,結果等來等去,就聽見康飛在外頭胡說八道,一時間忍不住,拔腿就出來了。
康飛也不尷尬,假模假式喊了一嗓子叩見陛下,隨後,大驚失色,轉頭就罵黃錦,“老黃,你這怎麼搞的?也不把你主子伺候好了?如今入秋了,京師風大,萬一把我乾爸爸凍著涼著,我可真把你拿去燒九轉肥腸……”
黃錦氣啊,任憑誰,聽說別人要把自己腸子拿去燒九轉肥腸,那都得氣,可卻又不敢生氣,只能趕緊吩咐小太監去給皇帝拿個大氅。
不等那些小太監,康飛自己先解開自己的大氅,往嘉靖肩膀上一披,“乾爸爸,不是我說你,就你這天天嗑藥的宅男體質,還真吹不得風,俗話說的好,保重身體孝敬父母……”
一番話把嘉靖說得哭笑不得,“行了行了,朕也不要你天天的綵衣娛親……我就問你,市井間都說成國公要造反,東廠和錦衣衛都報到朕這兒來了,你說說,是怎麼一回事?”
把嘉靖扶著往塌上一坐,康飛未免納悶,“我可沒說成國公要造反啊?”
“不是你?”嘉靖看了一眼陸炳,轉頭看著他,“那,怎麼都說這謠言是從西城傳出來的呢?你們西城兵馬司有各色衙役五千多,這五千張嘴在西城隨便一說……”
“賬是差不離,是五千,不過,乾爸爸我跟你說,我不但給西城兵馬司五百衙兵每人十個白役指標,還給白役們每人十個紅袖箍,所以,不是五千……”康飛笑著豎起手指,“是五萬,是五萬張在淘米洗菜洗衣服的時候專門在水井旁說話的嘴。”
康飛心說,就讓你們領略一下五萬個朝陽區大媽是什麼力量。
永壽宮內的人俱都驚呆了。
這朝廷上下動不動說什麼輿情,可讀書人才多少?自大隋朝首開進士科,到現在才多少進士?整個大明朝一起,開科取士,也不過兩萬多人,那是將近三百年的時間段。
PS:不想章節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