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拿出後世虎媽的教育精神,拉著兩個兒子大說了一頓,大意就是,你們的爸爸雖然身死,但,天下鹹仰之,故此,你們要努力讀書……

康飛在旁邊其實很想對曾氏說,天下鹹仰之?你想多了,讀書人的嘴炮,你能當真?

但是,人家自教訓兒子,他也不能多嘴,只好在旁邊嗯嗯啊啊,兩個兒子中十來歲大的那個,這時候其實已經有些叛逆期,康飛看著,覺得他大約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心裡面不免就想,這個乃是絕活,這世上但凡做人家兒子的大約都掌握過……

曾氏絮絮叨叨,老大終究有些忍不住,就低聲嘀咕了一句,這話一說,曾氏頓時臉色一白,身軀便有些搖搖欲墜。

曾子重兩個兒子一個叫曾清,一個叫曾白,大約是取【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意思,老大曾清嘀咕,康飛在旁邊聽明白了,大約是說母親只是窩裡橫,卻連紫菱姐姐都護不住。

孫紫菱的父親山西巡撫孫松山和曾子重是好友,去年孫松山瘐死與獄中,曾子重收養了孫紫菱,可今年曾子重倒了大黴,被閣老嚴嵩羅織罪名【斬與市】,然後,曾氏護持不力,被人使壞,孫紫菱就被髮賣掉了。

孫紫菱是庶女,老大曾清是庶長子,故此,老大認為兩人同病相憐,而且這個年紀隱約開竅,故此,老大因為這件事情,對母親是懷恨在心。

其實,這事兒倒是真不能怪曾氏,她是個小門小戶出身,家中父親是江都縣一個賣南北雜貨的,當年曾子重的老子和她家老子是故交。

曾子重老子叫曾賈,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做買賣的,這年月,出來做買賣的都算見過大世面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曾賈就覺得,揚州書院遍地,教育水平比老家台州教育水平高,故此,就把兒子託付給江都縣友人,曾子重就在揚州江都縣長大,自小表現出了學霸的天賦,二十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

曾賈的老朋友姓賈,叫賈珍,當初兩人結識,還互相開玩笑,說,你我天生有緣,合該是生死朋友,後來又口頭約定了兒女親家。

這年月的生意人,有把【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賊的,一樣也有把說過的話看得比天還重的,曾賈就是這麼個人。

曾子重十七歲那年,曾賈在江都縣染了病,在床上折騰了半年多,最終不治,臨死之前,拉著兒子的手就說,我和你賈爹爹,那是生死之交……

曾子重含淚送走父親,隨後,曾賈的老友賈珍因為目睹老友去世,加上他年紀比曾賈大,從此落了個心病,一想起老友就流淚不已,然後就心口疼,勉強掙扎了兩年,也撒手人寰了,獨獨留下幼女,叫做賈麗娘。

曾子重當時已經中了舉,正要入京,看見賈爹爹病重得不行,就準備棄考,下一次重新來過就是,結果,賈爹爹不允,在病床上痛罵他,就要他入京趕考。

曾子重自幼長與江都,是賈珍把他撫養成人,說起感情,比起自家父親還要深厚,這賈珍在病床上就說,你要中了,我這病,說不準就因此大好了,即便不濟了,只要你中了,我死了,眼睛也閉得緊緊的……

曾子重被賈爹爹教訓了一通,含淚上京,這一科果然就中了……他恪守了諾言,一直等到賈麗娘長大,便和賈麗娘成親。

當然了,有庶長子這種細節,就不要細考了,讀書老爺誰還沒幾個通房呢?

對於賈麗娘來說,曾子重如兄如父,這一死,那就是天塌下來了,她倒是想隻手擎天,可問題是,得有哪個能耐才行。

總之,賈麗娘就是個小門小戶出身,操持家務或許還行,但是,能耐不大,當初聞丈夫死訊,她為了上下打點,連祖上傳下來的南北雜貨店都給賣了。

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按說,曾子重都做到三邊總督了,家裡面應該是【錢過北斗米爛成倉】,可實際上,家中開銷,主要還是依靠賈麗娘祖傳下來的南北雜貨店,大約等於五百年後開小超市的罷。

必須要說,曾子重是大明為數不多的有操守的文官,孫紫菱的父親孫松山,那也是號稱孫青天的,留下的詩文集子,叫【破碗集】,這大約也是兩個人會成為好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