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張繡降曹,劉琦隨侍衛來到父親書房,護衛見劉琦前來,也不通報,直接讓他進去。進入書房,劉琦看到劉琮、蔡瑁、蒯越三人也在,父親坐在書房,臉色凝重。

向父親行禮後,劉琦同劉琮三人站在一旁。

張繡降曹操,對於荊州來說是非常不利,本想利用張繡牽制曹操,現在怕是成了曹操利用張繡侵佔荊州。

荊州在劉表手裡,可謂國泰民安。劉表不喜歡打仗,沒有稱霸天下的宏圖壯志,只想守住荊州之地,其戰略傾向為:結交近鄰、屯兵駐守,在各種戰爭中都保持中立。這讓荊州在亂世之下獨善其身,但也錯過很多大展宏圖的機會。荊州的安穩讓眾多能人勇士都到此避難,諸如諸葛亮等人。

但這份安穩極有可能隨著張繡降曹而打破,書房內氣氛壓抑。

蒯越作為劉表麾下的第一智者,站了出來說道:“主公,荊州西面乃劉氏族人劉璋又有高山險阻不懼也,南面均是軟弱之勢,不懼也。只有北面曹操和東面袁術讓主公防禦。今張繡降曹,我荊州北面告危。應屯兵襄陽以防曹操,屯兵新野以防袁術,屯兵江夏以防外賊。”

不得不說,蒯越這一戰略是完全正確的,但劉表也知道這戰略。而且一直都是這樣做的,襄陽、江夏、新野三地屯兵。

“孩兒認為父親不必多慮。”劉琦說道。

劉琦話音剛落,只見書房四人皆向自己看來,眼神各異。對於劉琮、蔡瑁來說,眼中帶有一絲敵意。父親劉表則帶著一份期盼。

此時的劉表望著劉琦,昨日朝堂之上,劉琦斷言張繡會降的事還記憶猶新。

“琦兒,你且說說。”

張繡降曹,與史記記載基本吻合,這說明至少這件事是真的,既然如此,那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也極有可能是真的。

史記記載,曹操第一次討伐張繡,張繡在賈詡勸說下降曹,可是世事難料,曹操自毀好局,曹操強取張濟的妻子,張繡因此懷恨曹操(張繡是張濟的侄子);曹操知道後秘密準備殺掉張繡,結果計劃洩漏,張繡偷襲曹操,曹操戰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殺,曹操得力猛將典韋戰死。

“父親,張繡雖降,但必叛之。”劉琦說道。

“為何?”劉表詢問。劉琮、蔡瑁、蒯越三人也疑惑的看著劉琦。

感受到書房四人的疑惑的目光後,劉琦心裡無言,這可讓他怎麼回答?不可能說自己知道一切吧!要是告訴大家曹操因為一個女人葬送了好局。在沒發生之前,誰信呢?

“回父親,曹操生性好強,所到之地強搶明奪,張繡必對其產生記恨,長久以來,張繡必反。”劉琦半真半假的胡亂編說。

劉表聽到,略感失望。旁邊劉琮出聲反駁:“曹操又不是傻子,剛招張繡,怎會豪取強奪。”

“二弟此言差矣,一切皆有可能,忘了昨日朝堂之上,我說張繡必降,你們誰信了?”

這句話讓劉琮無言以對,現實如此,對的就什麼都是對的,錯了連發言權都沒有。

“但願如此。”劉表顯然也不怎麼相信張繡會反曹操。

劉琦知道大家不信,那就讓事實證明自己是對的。曹操什麼的劉琦暫時沒有心思應對,畢竟劉表在,除了長沙叛變和孫權的騷擾外,荊州基本安穩。劉表要208年才壽終正寢,還有十一年之久。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建立自己的勢利,解決來自繼母和弟弟的威脅。

“明日讓百官到議事廳議事吧!”劉表說道。

議事廳,一般無大事外,都有固定的時間,像劉表的荊州就是逢一四七才聚集官員議事。此次劉表提前議事,可見張繡投降對其影響。

劉表此話一說,便是趕人的意思。劉琦劉琮等人對父親行禮後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