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一去一留(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句話叫做“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馬上治天下”,同樣張順可用依靠“怪神亂力”打天下,當然也不能依靠“怪神亂力”治天下。
那宋獻策、趙魚頭二人雖然不知道張順一心要擯除封建迷信,推崇科學理性,但是仔細觀察張順作為,同樣也得出了自己這一套想法不被張順看好的結論。
故而,這兩人在參加完登基大典以後,在京師又徘徊了近一個月,便在一場私人宴會中提出了“告老還鄉”。
張順雖然並不知道兩人的心思,但是知恩圖報之事他還是知道的。
故而,他苦苦挽留二人,希望他們能夠繼續“發揮餘熱”。
奈何這二人自認已經“看透”了張順,便執意要返回洛陽,“安度晚年”。
張順無法,只得賜了金銀財物並護衛若干,發放兩人離去。
好巧不巧,就在宋獻策、趙魚頭離開的同時,作為為張順製造兵刃器械的王徵,這個時候卻急急忙忙趕回到京中。
原因無他,而是以龍華民為首的,包括羅雅谷、鄧玉函、湯若望等人在內的傳教士,在當初“勸進”之際,夾帶私貨,企圖讓教皇為張順加冕,引起了張順的厭惡。
故而張順登基以後,對這一幫子傳教士橫豎看不過眼。
這四人自知惡了張順,生怕他再搞起“教案”來,連忙延請王徵入京,企圖用他來緩和兩者之間的關係。
且不說這幾人如何心思,且說那王徵見過了張慎言以後,於是兩人一道進了城內。
那王徵顧不得找地方住下,連忙急急忙忙前去求見了張順。
“王徵?他怎麼來了?”當張順接到王徵的帖子以後,不由頗有幾分訝然道。
“陛下,怕不是和那幾個遠西人有關!”高啟潛聞言笑著提醒了一句。
他曾擔任過遼東監軍,並總督過遼東兵馬,自然和這些傳教士、“西法黨”也有一定的接觸,故而對他們的心思再明白不過。
“哦,我倒忘了這個!”張順恍然大悟,不由微微一笑。
其實,他對這些歐洲傳教士的態度也極為複雜。
一方面,他發現本土學者的水平似乎也不錯,忍不住大力重用。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是西方率先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然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著名的“文藝復興”。
如果自己閉門造車,恐怕和前世閉關鎖國的滿清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他一方面他對傳教士傳教的行為又極度反感,另一方面又想學習這些傳教士帶來的西方科學、技術、繪畫等先進的知識,一時間心裡十分糾結。
“好吧,讓他進來吧!”張順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下旨道。
王徵這個人雖然比不得文臣武將,但是在張順麾下的身份地位也非同一般。
一則他算是中國本土學者,但是與此同時他本人卻是極為虔誠的教徒。
二則王徵先前投靠了自己,為自己製作了許多器械、武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意一棒子打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