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順見完代善、博穆博果兒兩人以後,隨後又接見了李永芳之子李延庚。

這李延庚算是後金治下碩果僅存的遼士紳之,他的父親李永芳正是老奴的額駙。

不過由於後金推行壓迫、歧視漢人的政策,這才引得他們父子不滿,轉而暗投義軍。

如今雖然他自己家中也有一些奴隸,但是與張順的恩寵比起來,自然不值一提,故而他十分爽快的答應了遵守“朝廷”的廢奴令。

眼見諸事已畢,天下將定,張順這才大膽的展開了蓄謀已久的“篡位”工作。

首先,由孔貞運上書向弘光帝朱常洵致歉,上書言曰:“罪臣口出妄言,以致於觸怒陛下,死罪,死罪!”

那朱常洵憋屈了這麼久,好容易贏了一局,不由心情大為舒暢,連忙御了兩位宮女助助興。

結果由於操勞過度了,第二天一早差點起不來。

好容易拖著疲憊的身子,“滾”到了乾清宮,“爬”上了龍椅。

大臣熱熱鬧鬧的見禮完畢,突然內閣大學士馮銓跳出來道:“昨日我聽說陛下欲退位讓賢,禪讓於舜王殿下,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啊?”本來正腦袋昏昏的朱常洵聞言一愣,頓時如同三九天被人澆了一盆冰水,從頭到腳,渾身發寒,心中忍不住蹦出來兩個字:來了!

雖然他也知道早晚都有這麼一天,可是當皇帝的感覺正是太爽了,讓他事到臨頭忍不住又有幾分戀戀不捨。

他聽了這話,連忙向下面望去。

只見內閣首輔張慎言,內閣大學士薛國觀、黃仕俊、宋獻策等人皆口稱“不可”。

朱常洵心裡一驚,這才發現“反對派”張至發和賀逢聖兩人早已經被張慎言這“奸賊”殺了,唯今他所能依靠的只有又硬又臭的孔貞運一人。

想到此處,他連忙看向孔貞運。

不意孔貞運見他望了過來,連忙上前兩步,痛心疾首的勸阻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妮瑪,我當然知道萬萬不可!

朱常洵聽了孔貞運這話,不意心裡一個咯噔,心道:完了,就連孔貞運這賊鳥廝都投靠“順賊”了!

一念之差,他只好咬著牙道:“朕意已決,爾等不必再勸!”

“朕覥為神宗子孫,內不能討不臣,南面獨尊,外不能御賊虜,威加四海。”

“天災人禍交加,百姓民不聊生,朕實無顏見歷代列祖列宗及天下百姓也!”

“茲有舜王,承天應命,應運而生。北驅韃虜,南討不臣,德行之美,功業之盛,堪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此天欲與天下與之,朕豈可逆天而行哉!”

“陛下,陛下!”張順聞言“大驚失色”,連忙推辭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陛下貴為九五,乃天下人之意願,豈可私相授受耶?”

“若陛下偶感身體不適,精力不濟,亦可傳位與子孫,抑或近親宗室,仍不失君王之位!”

好,說的真好,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朱常洵聞言冷笑道:“朕子嗣艱難,唯有一子,卻圖謀不軌,亦已伏誅。”

“至於其他近親宗室,一個個如狼似虎,擁兵自立,圖謀不軌,焉能登極大寶!”

如此這般,兩人一推一讓,各不相讓,直至中午,這才散朝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