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事又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湖廣總督熊文燦想的挺美,奈何經過他們這麼一番折騰,大明朝廷威信掃地,各地督撫如何能服?
當得到周王、潞王、福王“世子”及唐王先後自立的訊息以後,其他人也不由起了心思。
其中四川巡撫王維章攜四川總兵侯良柱、漢中兵備樊一蘅,擁立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浩,即位於成都。
而兩廣總督張鏡心亦趁機北上衡陽,迎來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瀛,即位於韶州,以廣州為行在,徹底破壞了熊文燦“南聯兩廣,西聯福建,外結‘海商’”的設想。
如果再加上稍晚一些,駐守台州,又被鄭芝龍擁立的監國朱以海,整個殘明一時間出現了七個皇帝。
若是再加上後金一方的多鐸,張順擁立的福王朱常洵,一時間天下竟然出現了九個皇帝。
後來在新朝成立以後,這一段時間被稱之為“八王之亂”。
而在後世歷史學者口中,又稱之為“九天十地時期”。
當然,張順對這些並不知曉,他唯一能夠知曉的就是劉應貴不斷送來的“南邊”情報。
“周王朱恭枵在河南巡撫吳甡、河南總兵陳永福擁立稱帝。”
“潞王朱常淓在督師楊嗣昌、漕運總督朱大典及錢謙益擁立下,即位於中都鳳陽。”
“‘太子’不肯北上,在周延儒、盧有德一干人等‘劫持’下,在汝寧稱帝。”
“唐王朱聿鍵在湖廣巡撫熊文燦支援下,於襄陽稱帝。”
本來張順還打算讓“弘光帝”朱常洵下旨,斥責一番,結果等到看到源源不斷的稱帝訊息以後,默默的把手中草擬完畢的疏牘撕了個粉碎。
“殿下,你.你撕了幹嘛,這是姐妹們好不容易草擬的”田秀英見了,不由噘著小嘴質問道。
“用不著了,看樣子他們自己都能把人腦子打出來狗腦子!”張順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道。
這好比玩遊戲,他本來以為最後守護最後關卡的是一個大BOSS,結果沒想到竟然是一群“豬頭三”。
果然,沒多久南面就傳來楊嗣昌抽調山東兵馬向汝寧進攻的訊息。
隨後,亦傳來周王朱恭枵、河南巡撫吳甡及河南總兵陳永福放棄開封,向南逃竄的訊息,一時間整個南方亂成了一鍋粥。
而就在南面“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之際,北面的後金也沒有閒著。
在略微舔舐了傷口以後,悍然對東江鎮的鐵山、宣州一帶發起了進攻。
鐵山即後世朝鮮鐵山郡,宣州即後世朝鮮宣川郡,大致位置處於鴨綠江口東南方向。
這兩地分別與皮島、身彌島隔海相望,一旦有失,東江鎮危在旦夕。
那東江總兵沈世魁為人雖然令人不恥,但是忠義之心和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
他連忙一邊拼命抵擋,一邊派遣使者前來求援。
“好,好的很吶!”張順一接到東江鎮的求援信,不由冷笑道,“他倒會挑時候!”
你道為何?
原來張順眼見殘明在南面亂成了一鍋粥,後金又剛剛敗退,朝中的反對勢力又被他清理了七七八八,正是稱帝之機,不曾想後金竟這個時候出來給自己搗亂。
其實這倒是張順想多了。
原來後金這一次之所以如此倉促的出兵,一則是新任“皇帝”多鐸準備藉機建立威望,壓服勢力強橫的大貝勒代善勢力。
二則準備趁義軍不備,儘快拿下皮島,建立完整的防線,以便割據遼東。
三則是想在拿下鐵山、宣州以後,趁著冬季皮島海面結冰,方便渡海登陸。
不過,對如今的張順來說,其中有些細節不是關鍵,關鍵是戰略上應當如何應對。
對此,張順心中自有成算,但是他還是先後諮詢了一番。
最先諮詢的物件,自然是張周田朱四女及他自己的婆娘們。
除了李三娘沒有主意,一切都聽張順的以外,大多數婆娘都支援張順先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