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世子”稱帝(第2/2頁)
章節報錯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周延儒不由冷笑道,“先帝既崩,理當即位之人,非先帝子嗣,即福王嫡脈,卿以為然否?”
“按照禮法,應當如此!”盧有德皺了皺眉頭,心中頓時翻起了驚濤駭浪。
先前周王自立,下詔“勤王”,他就聞著味兒不對。
結果,他們三人還未來得及下決定,這邊周延儒就來了。
這周延儒到底支援誰,反對誰,又想幹什麼,值得他謹慎對待。
“那就好!”周延儒聞言笑了,“如今楊嗣昌、錢謙益兩個奸臣,公然舍福王世子,而擁立潞王,豈非謬乎?”
“這......這二人都是明臣宿儒,想必......想必其中必有深意。”盧有德猶豫了一下,連忙表態道。
這個遭閹的老狐狸!周延儒暗罵了一聲,知道他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了。
於是,他只好繼續道:“我聽說將軍與福王有舊,假如......我是說假如哈,假如有機會,將軍願不願意建一個擁戴之功?”
“周先生,你到底是什麼意思,還請明說!”盧有德聽到這裡,頓時心裡有了三分猜測。但是,他吃不準周延儒的心思,只好單刀直入的問道。
“沒什麼意思!”周延儒試探了半天,自度摸著了盧有德幾分脈搏,這才圖窮匕見道,“如今太子下落不明,唯福王世子,血脈最為接近帝支,當為中國主,卿以外然否?”
“這......我倒是想支援,可是沒有用啊!”盧有德聞言不由嘆了口氣道。
到這個時候,盧有德已經大致明白周延儒的意思了。
他和那福王、福王世子頗有干係,若是條件允許,他當然希望福王世子能夠即位,奈何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
“你有這心就成!”周延儒便笑道,“如今福王世子已在鄙人的幫助之下,逃出鳳陽,逃到這汝寧地界來了,你待如何?”
“什麼?”盧有德這才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周延儒竟然做出這番事情出來,他猶豫了半晌,這才試探著問道,“這......這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他周王稱得,潞王稱得,為何福王世子稱不得?”周延儒反問道。
“周王不過依靠吳生、陳永福一干人等擁護,手底下未必有萬餘兵馬。潞王亦不過依靠楊嗣昌、朱大典手底下萬餘潰兵。而公公手底下亦不下萬人,如何不能為之?”
那盧有德一聽,心道還是這麼個理兒!
想到此處,他不由一咬牙道:“成,這事兒我應了。不過我要先和睢陳總兵駱舉、副總兵馬爌通一通氣兒,不知可否許諾些什麼?”
“自然由公公掌管司禮監,本相執掌內閣,駱舉、馬爌兩位總兵封伯並加將軍號!”周延儒不由胡亂許諾道。
“好,好,好,如此大事可期,帝業可成!”盧有德聞言不由大喜道。
隨即盧有德便先後拜訪睢陳總兵駱舉、副總兵馬爌兩人,這兩人哪裡想得到世上還有天上掉餡餅之事,如何不應?
待到眾人商議完畢,遂請出福王“世子”朱由崧,以崇王府為行宮,在汝寧登基。
那朱由崧自然也投桃報李,分別冊封周延儒為內閣首輔,鳳陽鎮守太監盧有德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駱舉、馬爌二人為忠心伯、赤膽伯,分領兩路兵馬。
併發布檄文,斥責周王朱恭枵、潞王朱常淓肆意妄為,僭越妄稱,要求其去尊號,上謝罪表。
此檄文一出,頓時輿論大譁。
斥責潞王朱常淓、周朱恭枵者有之,辱罵“世子”不守人臣本分,以至於國事大壞者有之,一時間群議紛紛。
那錢謙益、楊嗣昌見狀,不由連忙釋出檄文,聲稱:“‘世子’無德,不孝父母,自走鳳陽,以至於父母盡陷賊手,故而不當立,當立者乃賢王朱常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