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張順卻不知道,根據後世研究,雖然明清大多數時間都處於閉關鎖國狀態,但是每年從日本直接、間接流入的白銀達三五百萬兩之巨。

而從菲律賓西班牙殖民者那裡,每年流入的白銀也達三百萬兩之多。

如果再算上朝鮮、東南亞等地,差不多一年入超達七百萬至千萬之巨,可見這時代中國的海貿優勢之巨大。

但是由於明清稀爛的管理水平,不僅沒有能夠利用這種優勢條件攫取鉅額的利潤,甚至連最基本的關稅都無法徵收上來。

還為此錯過了整個大航海時代,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

想到此處,張順又笑了:“如此說來,咱們倒有兩家競爭對手!”

“你說咱們要不要再派一次船隊,把這兩家徹底從對日本的貿易中擠出去?”

“這這恐怕不行吧?”孫可望和鄭芝龍聞言相視了一眼,這才有幾分遲疑的開口道。

“東海海況如此,等到咱們的船這一次折回來,恐怕只能等到來年了!”

張順當然已經知道了從寧波到日本的情況,基本上每年都集中在夏秋兩段時間,不過顯然他另有想法。

“你們這話卻是狹隘了!”張順不由笑道,“這一次咱們手中的商船隻有二十艘,不是也派了二十八艘前往嗎?”

“既然咱們自己的船暫時回不來,何不借雞生蛋,召集其他船前往呢?”

“到時候,朝廷提供保護,海商提供船隻,而坐商提供貨物,亦如今日一般!”

張順這話一出,那孫可望、鄭芝龍頓時不由眼前又是一亮。

原來這時代的日本國,國雖不大,人口卻是不少,對中國的產品需求也不小。

比如生絲、白糖、茶葉都是緊俏暢銷的商品。

在這個時代,每年二十八艘的貿易量,完全不能滿足日本的需求。

按照歷史進行推斷,實際上真實需求量,大概在二百艘左右。

也就是說,雙方的貿易量實際上還可以在擴大十倍。

張順當然不知道這一資料,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根據貿易的獲利情況推測日方市場並未飽和,故而提出再派一次船隊的建議。

“好,這樣好!”鄭芝龍聞言不由拊掌而笑道,“我這就命人散佈出去,看看還有哪些海商準備出海!”

“若是他們識相,一切還好說;若是不識相,被人搶了奪了,算他們晦氣!”

張順聽了鄭芝龍這話一愣,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原來這時代的“商戰”,和張順前世玩的大航海時代一般無二。

若想擠佔他人的份額,不外乎一個是傾銷,一個是掠奪,還有一個是壓制。

其中傾銷,就是張順這種手段,多派船隻,多銷貨物,直到市場飽和了,別人就被擠出去了。

而掠奪則是明的、暗的支援海盜掠奪對手的商船,以打擊對手的貿易。

而所謂的壓制,則是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威脅對方開口通商,限制其他貿易者前來貿易,以保證自己的份額超過對手。

張順剛開始還沒有想到這些,一經鄭芝龍提醒,頓時反應了過來。

“咱們這樣!”張順何其聰明,一聽了這話,頓時眼珠一轉,便開口笑道,“從明日開始,鄭氏的水師要運轉起來,咱們的水師也要展開緝私活動。”

“現在不是出海的好季節嗎?本王倒要看看,沒有我的允許,哪艘船膽敢走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