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劉良佐出鎮徐州,牟文綬出鎮淮安,楊御潘出鎮廬州,由鳳陽總督朱大典居中協調……”

“報,城外發現敵蹤!”就在楊嗣昌侃侃而談,暢想美好未來之際,突然有士卒闖進了彙報道。

“什麼,多少人馬,打著什麼旗號?”還未等楊嗣昌開口問話,朱常淓早面如土色問道。

“啟奏陛下,約莫有一營人馬,打著一個王姓將領的旗號!”那士卒連忙彙報道。

“哦?殿下勿憂!”楊嗣昌聽到這裡,不由笑道。

“我和‘順賊’交手多年,從未聽說個有一個姓王的猛將,想必是無名之輩。”

“如今劉良佐在北,假使有大隊人馬出現,我等早該得到訊息。”

“如今劉良佐部毫無動靜,想必是不知從哪裡過來的漏網之魚,且讓老臣為陛下破之!”

“好,好,好,如此就有勞愛卿了!”那朱常淓聞言心中稍安,連忙下詔道。

那楊嗣昌得了詔令,這才辭別了朱常淓,趕快抽調人馬前去應戰。

“祖大樂,如今我軍主力分散各處,一時間難以徵調,就麻煩你一趟了!”楊嗣昌出了“行在”,連忙招麾下標營將領道。

“末將領命!”那祖大樂聽聞敵人只有一營兵馬,倒是信心十足,連忙開啟了城門前去應戰。

其實這倒也不全是楊嗣昌、祖大樂二人信心過剩。

原來一則這鳳陽城城池寬大,只有一營人馬難以俱守,二則祖大樂所率皆遼東精銳,自認哪怕對上了後金精銳,也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將軍,你看!”就在祖大樂自信滿滿的出來鳳陽城之際,早有士卒為祖大樂指點道。

“秦王?天下兵馬大元帥?”祖大樂不由一愣,扭頭問道,“這是哪個?”

“就……就是‘順……舜王’殿下!”左右不由駭然道。

“什麼?”祖大樂不由大吃一驚,大聲罵道,“直娘賊上當了,快走,快走!”

言畢,竟打算扭頭就往城中逃去。

也難怪祖大樂肝膽俱裂,張順這一路殺來,百戰百勝,不但奪取了大明半壁江山,如今又把威名赫赫的洪太之流打了個兵敗身死。

他雖然也自認能戰,但是何德何能與死在張順兵鋒之下的朱燮元、洪太一干人等相比?

更不要說如今張順千金之軀,既然他本人到了,那麼他麾下的大軍自然也到了。

“祖大樂哪裡走?”眼見祖大樂要退回城中,張順不由命人齊聲大呼道,“汝兄祖大壽託我給你帶句話,早降殿下,省的自家兄弟刀兵相見!”

張順此話一出,頓時鳳陽城上下為之變色。

你道為何?

原來這祖大樂正是祖大壽的堂弟,他所率遼東鐵騎,又是正經的“祖家兵”。

如今祖大壽已經降於義軍,那麼作為祖家一份子的祖大樂自然也應當降於張順。

“快,快關城門,快關城門!”那楊嗣昌在城上聽得真切,不由肝膽俱裂,連忙下死令道。

“混賬,老子還在外面,關什麼城門?”本來那祖大樂正待折回,不意吃了楊嗣昌這一背刺,頓時勃然大怒。

“將軍,還請早做決斷!”然而就在這時,左右忍不住連忙提醒道。

“什麼決斷?”祖大樂聞言一愣,隨即便明白了過來。

鳳陽城空虛,自己又不得信任,如果再死忠到底,恐怕身家性命難保!

想到此處,祖大樂不由大喝一聲,悲愴道:“非我祖大樂有負陛下,乃陛下負我遼東鐵騎耶!”

“今我欲忠而不能忠,欲生而不能生,唯降而已!”

言畢,竟抽出腰間的戰刀向城門一揮道:“三軍聽我號令,隨我反他釀的,助舜王攻下鳳陽城!”

“反了,反了!”楊嗣昌一聽祖大樂這話,頓時如同三伏天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底。

完了,全完了,大明江山要沒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