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望這一哭,倒把張順難住了。

你道為何?

原來張獻忠這廝嗜殺成性,幾如瘋魔,張順素來避之不及。

好容易這廝死透了,張順歡喜還來不及,哪裡肯大張旗鼓,汙了自家名聲。

但是論理,這廝好歹是義軍出身,自家也不能視為讎讎。

論利,他手底下有萬餘精兵,正合為自己所用。

論情,這張可望、張文秀和張能奇三人是自己一手交出來的徒弟,又不能棄之不顧,所以這才為難。

張可望的心思,他心裡倒也能明白幾分。

既然張文秀、張能奇,甚至跟在自己身邊的張如靖都落了好處,他也想討要一些。

不過,他野心有點大,想以張獻忠繼子自居,繼承那八字還沒一撇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爵位。

只是這“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名號,是張順參照李自成的爵位現編的名目,不過是為了瞞一瞞活人的眼罷了。

莫說你張可望,就是張獻忠在世,又何德何能道寡稱孤?

當然,那張可望也自知此事不可行,故而他言辭之間卻是透露出另一個“補償”法子。

既然我義父沒了,不如你乾脆再補償我一個義父罷!

按道理來說,張順除了張化吉以外,還真收了一堆義子,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只是張順觀他為人涼薄,而為人又頗為狡詐,心中便有三分不喜。

不過,似他這般人物張順倒也見多了,於是便開口笑道:“‘八大王’與我情若兄弟,彼子即吾子,何言孤苦伶仃耶?”

那張可望聞言一愣,隨即大喜,連忙拜道:“義父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好,好,乖孩子!”張順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笑道,“雖然你已經認我為父,但終究並非我親子。”

“我聽說‘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你還是迴歸本姓,勿忘祖宗才好!”

“我本姓......本姓孫,謝過義父恩典!”那張可望本來張口就來,想說自己本來姓張,但是關鍵時刻靈光一閃,連忙改口了。

原來他以為張獻忠姓張,張順也姓張,他剛好不用改姓了。

萬萬沒想到,張順突然會讓他迴歸本姓。

孫可望?張順聞言大吃一驚,這才想起來原本歷史上好像還真是有個叫孫可望的來著。

但是他做過什麼,一時間卻是記不清了。

而就在這時,張如靖豔羨的看了孫可望一眼,突然開口道:“當初,我們兄弟四人蒙師娘照料,亦弟亦子,恩情難忘。”

“徒兒原本姓李,卻是和師孃同姓。如蒙不棄,還請殿下同意,讓師孃收我為義子,以報養育之恩!”

咦?

張如靖此話一出,頓時引得張順和孫可望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