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東江故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及崇禎二年,袁崇煥謀款斬帥,冤殺毛帥。奏設東江餉司於寧遠,禁登萊船舶入海。又奏請朝廷,該朝鮮貢道、商道於寧遠。”
“夫寧遠之海道,須繞道旅順鐵山嘴。此地暗礁遍佈,撞波激浪,層疊洄伏,橫亙海心著數十百里。舟行過此者,莫不悚然。朝鮮國為此多番請求恢復登州舊路,不果。”
那張順本來還不以為意,但聽到此處,頓覺毛骨悚然。
剛開始,他還以為沈世魁派遣女兒沈氏過來,不外乎勾引自己,謀取好處罷了。
直到他聽到這裡,這才突然明白,當初袁崇煥殺毛文龍的背後竟然還有如此利害關係。
果然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又是經濟的延續。
聽到這裡,張順哪裡還不明白。
原來這毛文龍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興起,除了自身本事和老奴殘暴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控了明朝與後金、朝鮮的貿易節點,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
而東江鎮正是憑藉這一條貿易路線的豐厚利益,這才保證了軍事上的咄咄逼人。
這才真正是“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然而,正是由於毛文龍賺的盆滿缽滿,這才引起了同樣和後金接壤的遼西勢力的覬覦。
而想到這裡,張順不由又想起了之前來自登萊的吳延忠、黃孫茂二人。
果然,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亦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很顯然,這兩人代表的是這一條貿易線路上登萊的勢力。
從東江到登萊,再從東江到寧遠,這三股勢力圍繞著這一條貿易路線,犬牙交錯,爾虞我詐,最終才釀出來“己巳之變”和“登萊之變”這兩場大禍。
果然,那沈氏說到了這裡,突然住口不言,反倒望向了張順。
“本王已經曉得了,你繼續!”張順皺了皺眉頭,一臉慎重道。
“自毛帥死後,東江無主!”那沈氏將信將疑的看了張順一眼,見他面無表情,一時間也不知道他是真懂了,還是假懂了,她只好繼續道。
“東江兵先分為四協,然後併為兩協。其中以劉興治領西協,陳繼盛領東協,共居皮島。”
“那劉氏兄弟,本為東虜降人,如今又降我中國,靠依附袁崇煥起家,豈能服眾?”
“不久,便殺陳繼盛,以圖全據皮島以投東虜。吾父深受毛帥大恩,豈能任毛帥基業毀於一旦?”
“遂剿滅彼輩,以安東江......”
沈氏用她那軟糯而又充滿嫵媚的嗓子,一字一句向張順述說著往事,然而張順卻不需要繼續聽下去了。
東江鎮,與其說是一處邊鎮,不如說是一個“毛文龍海商集團”。
再直白一點說,東江鎮就是“北洋”的鄭芝龍,鄭芝龍就是“南洋”的東江鎮,都是一個海商集團。
不同的是,毛文龍具有正當的官面身份,只通透過皮島這個關鍵的貿易節點徵稅,而沒有自己的海商船隊。
而正因為如此,才引來登萊、遼東兩地的爭奪。
兩者先是爭奪與東江鎮對接的貿易節點,然後再進一步爭奪皮島的掌控權。
前者透過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和登萊之變兩個事件以後,由遼東鎮徹底取得了勝利。
而後者在東江鎮一次次的攻殺和內訌的背後,每次都少不了明廷和遼東鎮的身影。
這表面上是一場又一場無休止的爭鬥,其背後卻不過是一場對後金從內地掠去大量財富的爭奪。
這正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可憐多少血淚,多少英雄豪傑,盡埋骨其間。
。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