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抵達(第1/2頁)
章節報錯
海州已下,義軍通往遼陽的水陸通道徹底打通。
從牛莊至遼陽,水陸皆為二百里。
不過陸路一線,需要先向東抵達海州,然後再折而向北。
而水陸一線,則是沿著太子河向北然後再折而向東。
兩者在地圖上呈現出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也就說如果張三百想水陸並進,必須兵分兩路。
“這樣,羅向乾、吳三桂,你們兩營人馬走水路,其他人同我一起走陸路!”張三百沉吟了片刻,不由下令道。
水路便捷,若是全部都能走水路,那自然是極好的。
奈何義軍船隻有限,還要控制遼河、太子河一線航線,實在是分身乏術。
既然如此,張三百隻能分兵而行。
祖大壽、吳三桂一干人眼見義軍連戰連勝,哪怕有一百個心思,也只能聽命行事。
眾人計較已定,遂離了牛莊驛,向遼陽方向趕去。
牛莊至遼陽一線,本來地勢低窪,道路泥濘,由於時值深秋,雨水大減,道路倒是好走了許多。
如此用了四天功夫,來到了遼陽跟前,只見一座大山橫亙在面前。
張三百不由開口問道:“此何山耶?”
“回稟將軍,此乃首山?”祖大壽連忙介紹道。
“首山?”張三百聞言不由一愣。
原來在河南襄城縣內也有一座首山,乃昔日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荊山下”的首山。
那祖大壽一看張三百神色,連忙又解釋道:“此首山乃昔日司馬懿潛濟遼水、進至首山,大破公孫淵之處也。”
原來這首山正在遼陽西南一十五里之處,乃是遼陽的屏障,而三國時期的襄平正在遼陽以北七十里之處。
若是關內人馬由南而來,必經首山,故而此地乃遼陽、襄平之要害。
若非明太祖朱元璋佔了遼東以後,疏浚河道,使船隻可以通行於遼水、太子河,恐怕這一次義軍也躲不了這一場大戰。
那張三百自然也曉得此地的厲害,連忙下令道:“楊承祖何在?速與我派人仔細探查明白,萬勿中了敵人的詭計!”
作為一方統帥,越到關鍵時刻,必須越要冷靜。
“將軍,這天馬上就要黑了,遼東城亦岌岌可危,若是耽擱久了,我恐怕萬一”祖大壽聞言皺了皺眉頭,不由主動進言道。
“沒什麼萬一!”不意張三百聞言搖了搖頭,笑道,“韃子雖眾,圍困遼陽,奈何卻有水路相通,本帥已經盡知其虛實矣!”
而就在張三百、祖大壽等人談論兵法之際,那楊承祖正帶領著士卒快要爬上了首山山頂。
然而,就在這時卻有一陣隱隱約約的炮聲傳來。
那楊承祖連忙爬上了山頂,走到前面往下一望,只見遼陽城外正密密麻麻的圍著一大堆人馬,向城中猛攻。
又有數門紅夷大炮,時不時吐出一道煙霧,轟擊著遼陽城。
楊承祖不意大吃一驚,連忙下令道:“快,快用旗幟告知給主帥!”
原來這遼陽距離瀋陽一百二十里,短於牛莊九十里。
只是紅夷大炮沉重難行,故而多廢了許多功夫,這才趕到遼陽城外。
那代善屢攻遼陽不下,又不見多鐸帶領主力前來支援,頓時就急了,連忙下令用紅夷大炮攻城,這才有了楊承祖所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