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河對岸曹文詔也率領大軍趕到黃河北岸,雙方隔河相對。

河水寬闊,即便雙方大聲呼喊,也聽不仔細。遠遠望去,只能見到對方旗幟招展,一時間不知道來了多少人馬。

此時,鏖戰半日,天色已晚。張順連忙一邊命士卒控制附近船隻舟子,一邊命令士卒沿河安營紮寨。

等一起安置完畢,這時候一個殺豬一般的護士扶著一人進了張順大營。

張順抬頭視之,乃“革裡眼”賀一龍也。原來當初賀一龍被曹文詔刺下馬去,卻沒刺中要害,只是傷了腹部。

幸好武將腹部一般都有“抱肚”,系用織物製成,呈半圓狀護在將軍腹部,形成將軍肚形狀。

賀一龍經此緩衝,只是傷了肚皮,未曾傷及腸道肺腑。他與見禮完畢,張順讓他坐了,這才沒好氣的訓道:“往日我說你,不要以身犯險,你又是不聽!”

“恃武鬥勇,如今吃了虧了吧?跨馬持槍,往來馳突,此乃匹夫之勇!往日我苦口婆心勸你們學兵法,你們不聽,遂有今日。”

“你看看人家劉成,當初直撲官兵中軍大帳,陣斬山西巡撫宋統殷,名震天下,何等威風?如今人家老老實實跟著張慎言張公學習兵法,都會引經據典了!”

“是是是,主公教訓的是!”“革裡眼”賀一龍連忙應道,“俺是個大老粗,拍馬屁只會直來直去,惹人厭煩。比不得那劉成都會引經據典,拍的舒坦!”

......

“你給滾出去!”張順氣了個半死,往日軍令傳的十分緩慢,反倒這事兒傳的倒挺快!

到了第二天,義軍已經收攏了二三十條船隻。張順便派人把那孟津的舟子喊來,對他們說道:“不知諸位可曾記得我張文遠,當初孟津發洪水,我救了大家。如今我與賊人在此作戰,還請大夥助我一臂之力!”

結果,這些人眼觀鼻,鼻觀心,竟是一言不發。

張順沒有辦法,只好找了一位面熟的老爺子,問候道:“老爺子,安好!還記得張文遠否?當初發大水之時,我們躲在光武陵上,我還親自餵了你一碗米粥,才救了老爺子性命!”

那老爺子見實在躲不過了,才跪下來磕頭道:“將軍息怒,須知這自古以來,民不與官爭。我聽說那曹文詔兇殘的緊,殺人如麻。我等若是助了將軍,恐怕一家老小性命不保!”

“將軍若是氣憤不過,不如殺了小老兒出氣。古語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兒今年已經七十有一。我這也算活夠了,死不足惜,豈能連累兒女子孫?”

張順連忙寬慰道:“老人家多心了,即便大家不幫我,我又豈能禍害咱們鄉里鄉親?”

等到張順將他們打發出去以後,這才臉色一沉,心道:失算了,還得趕快請趙魚頭、趙鯉子前來助我。如若不然,無法調動孟津百姓助我。

這黃河兩岸可渡之處甚多,若是全靠斥候士卒警戒,豈能盡善盡美?